"团扇复团扇":团扇啊团扇,
# 团扇:又称“纨扇”。圆形有柄的扇子。
"奉君清暑殿":曾经在清暑殿侍奉着您。
# 清暑殿:宫中避暑的凉殿。,奉:侍奉的意思。
"秋风入庭树":秋风刮进庭院的树木中,
"从此不相见":从此就与您不再相见。
"上有乘鸾女":团扇上画着乘鸾的仙女,
# 乘鸾女:指扇面画的跨着鸾凤的仙女形象。
"苍苍虫网遍":如今已布满了苍苍的虫网。
# 虫网:蛛丝之类。,苍苍:灰白色。
"明年入怀袖":到了明年被放入怀中使用的,
# 怀袖:怀里与袖中。
"别是机中练":将会是织机上新织出的团扇。
# 机中练:指织机织的白绢。,别:其它;另外。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描绘了团扇在夏日被奉于清暑殿侍奉君主,而秋风起时便被弃置,其上布满虫网的情景,体现了团扇命运的起伏。表达了诗人以团扇自喻,感慨自身被见弃的遭遇。这是一首写团扇的五言古诗,借团扇从得宠到被弃的经历这些意象,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怀以及被弃的无奈与哀怨。
2. 写作手法
比兴:开篇“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以团扇侍奉君主起兴,引出下文团扇被弃,实际是借团扇的遭遇暗示女子或诗人自身从得宠到失宠的过程,委婉表达情感。象征:“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秋风象征着导致团扇被弃的外界因素,如同生活中的变故,使原本受宠的事物失去地位,以秋风这一自然现象象征命运转折。对比:“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的受宠与“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的被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团扇命运的巨大落差,强化了哀怨、失意的情感表达。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诗人描绘团扇起初在清暑殿备受君主青睐,可秋风刮进庭院树木时,就与君主不再相见。这里团扇从受宠到被弃,如同女子从得宠到失宠,命运急转直下,尽显哀怨。后四句“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团扇上的乘鸾女布满虫网,尽显破败冷落,而明年被使用的将是新织的团扇,进一步强调了团扇被遗弃的命运,以及被新事物取代的无奈,深刻体现出诗人借团扇抒发的自身失意之感。
上一篇:唐·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
下一篇:唐·白居易《山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