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chéng
ěr
jiǔ
tiān
hán
guān
sài
shēn
chén
zhōng
lǎo
jìn
suì
wǎn
bìng
shāng
xīn
máo
shū
zhòng
xùn
liáng
yóu
zhì
jīn
wēi
qiǎn
gǎn
dòng
chén
yín

译文

骑这匹马儿已经很久了,总是一起冒着天寒,向那偏远的关塞前进。如今你已在风尘劳苦中力尽衰老,天寒岁晚之时,又患病在身,怎能不令人伤心。你的毛骨没有与众不同,但你的驯良至今未曾改变。马儿虽然低微,但蕴藏的情意确是非常深厚,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逐句剖析

"乘尔亦已久":骑这匹马儿已经很久了,

# 乘尔亦已久:“乘尔”二句:是说这马和自己患难相依很久。尔:代指马。

"天寒关塞深":总是一起冒着天寒,向那偏远的关塞前进。

# 深:远、险。,关塞:边关;边塞。

"尘中老尽力":如今你已在风尘劳苦中力尽衰老,

# 尘中老尽力:“尘中”二句:在风尘之中,而且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当岁晚天寒之时,况又有病,哪得不使人为之伤心。老尽力: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岁晚病伤心":天寒岁晚之时,又患病在身,怎能不令人伤心。

"毛骨岂殊众":你的毛骨没有与众不同,

# 殊众:不同于众。杜甫《寄常徵君》诗:“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殊:不一样。,岂:难道。,毛骨:毛发与骨骼。

"驯良犹至今":但你的驯良至今未曾改变。

# 犹至今:言一贯驯良,至今不变。,驯良:和顺善良;驯服和善。三国魏明帝《短歌行》:“执志精专,洁行驯良。”《淮南子·说林训》:“马先驯而后求良。”

"物微意不浅":马儿虽然低微,但蕴藏的情意确是非常深厚,

# 物微意不浅:“物微”二句:是说马之为物虽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倒很深厚,使我不禁为之感动而沉吟起来。

"感动一沉吟":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 沉吟:忧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病马》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主题围绕病马,借马喻己。内容通过描述病马久被乘用、天寒仍处关塞,虽老病却尽力,毛骨驯良依旧。写作手法上,运用托物言志,以马自比。开篇点明乘马已久及所处环境,中间两联写马的老病与品质,尾联抒发感慨。此诗借病马展现杜甫晚年落魄,沉郁顿挫,以马之境遇道尽自身辛酸,尽显其对生活的感怀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病马》是杜甫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在秦州所作。当时杜甫仕途坎坷,生活落魄。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一路辗转来到秦州,此时的他生活困窘,身心俱疲。在这样的境遇下,杜甫借对病马的吟咏,以马自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暮年落魄的辛酸与无奈,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老尽力”病马久被乘用、天寒仍处关塞,虽老病却尽力,毛骨驯良依旧的描写,借病马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晚年落魄的心态以及怀才不遇、暮年辛酸无奈之感,尽显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借对病马的吟咏,将自身晚年落魄的心境、怀才不遇的感慨等寄寓在病马的形象中,借马的遭遇展现自己的人生境遇。先抑后扬:颈联先以“毛骨岂殊众”对马的外在条件似有贬低,后以“驯良犹至今”转而赞扬马的优良品质,突出诗人对病马的情感,先抑后扬,使情感抒发更具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病马》首联“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直陈与马相处已久及所处天寒关塞的环境,流露出深厚情感。颔联“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句法曲折,具体刻画马老且病却仍在艰苦环境中为诗人卖力,令人心生怜惜。颈联“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先以疑问似抑马的外在,后强调其驯良品质,采用先抑后扬手法,凸显对马的深情。尾联“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感慨马虽低微却情分深厚,“沉吟”二字尽显诗人内心复杂感慨,饱含人不如马的喟叹。

4. 作品点评

《病马》这首律诗,诗人其写作特色鲜明,以托物言志之法,借病马形象道尽自身晚年落魄境遇,情感深沉,沉郁顿挫的风格尽显。短短四十字,层层递进,将辛劳、遭遇、怨怼等复杂情绪融入其中,“驯良”等词寄托深远。从历史与文学地位看,它深刻展现了杜甫所处时代文人的困境,为研究杜甫及当时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视角,尽显大家手笔,尽显其感怀生活、叹老嗟卑的无奈与辛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谭云:真深情,真厚道。钟云:同一爱马,买死马者,英雄牢络之微权,赎老马、怜病马者,圣贤悲悯之深心,钟云:情在五字内,是知己之言(“驯良”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毛骨”不殊,物亦微矣;“驯良”犹在,意不浅也。“感动沉吟”,结下截而并结通章。申涵光曰: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直书见意,无复营构,此为老境。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此所云“病”,多从劳苦困顿中来。感不在病,而在致病之先。其力尽,故其心伤也。五、六莫浅看,……言此岂独堪磨折,而竟能不改贞操。所谓“意不浅”者,正谓此。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蒋弱六云:贫贱患难中,只不我弃者,便生感激,写得真挚。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下一篇:唐·白居易《登西楼忆行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