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guǒ
zāi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cǎo
táng
shǎo
huā
jīn
zāi
wèn
绿
huáng
méi
shí
sǔn
jiē
zhōng
què
guī
guǒ
yuán
fāng
wèi
qiú
lái

译文

我的草堂缺少花果如今想栽,不管什么绿李、黄梅我都爱。我返回草堂时经过石笋街,到您的果园坊来求果树秧。

逐句剖析

"草堂少花今欲栽":我的草堂缺少花果如今想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不管什么绿李、黄梅我都爱。

# 绿李:李树的一种。

"石笋街中却归去":我返回草堂时经过石笋街,

# 石笋街:在成都西门外,古代传留下一对巨石,矗立如笋,故称石笋。

"果园坊里为求来":到您的果园坊来求果树秧。

# 果园坊:徐卿住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诣徐卿觅果栽》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材上属于生活琐事类的诗。全诗以质朴的语言记叙了杜甫从成都城回郊外家途中,经过石笋街时,顺便到果园坊徐卿处讨要果树苗的事情。在写作手法上主要运用记叙,直白地讲述事情经过。从诗句来看,首句可能交代缘由,后续几句描述具体行为。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杜甫日常生活中对栽种果树等事情的关注,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也让后人得以窥见古人生活的一个小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生活琐事的诗。介绍了杜甫经过石笋街时前往果园坊徐卿处寻觅果树苗的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记叙:全诗以平铺直叙的方式,依次叙述了诗人想要在草堂栽花,对花的品种不挑剔,以及前往石笋街、果园坊求花的事情,清晰地呈现了求花的整个过程。设问:“不问绿李与黄梅”,提出不询问种植绿李还是黄梅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究竟要栽种什么果树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3. 分段赏析

《诣徐卿觅果栽》第一句“草堂少花今欲栽”,开篇点明主旨,“少”“欲”二字,简洁地交代了栽花的原因,语言质朴自然。第二句“不问绿李与黄梅”,进一步说明诗人对花的种类没有过多要求,体现出其对花草的喜爱并非局限于特定品种,拓宽了诗意。第三句“石笋街中却归去”和第四句“果园坊里为求来”,具体描写诗人求花的行动路线,“却归去”“为求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为了得到花而四处奔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栽种花卉装点草堂的热切期盼,展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第四句“果园坊里为求来”,“为求来”强调了诗人为得到花不辞辛劳,即便在石笋街没有收获,又前往果园坊寻找,生动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草堂环境美化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虞世南《出塞》

下一篇:唐·李珣《南乡子·烟漠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