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n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shuāng
zhǔ
rén
zài
西
jīng
cháo
yuàn
shù
shēn
yuàn
luò
yáng
chéng
yǐn
zhú
jiān
yuǎn
hán
yún
wài
qíng
shuí
lián
hǎo
fēng
yuè
lín
shè
chuī
shēng
dān
dǐng
chéng
shuāng
líng
rǎn
ài
chí
néng
jiǔ
kàn
yuè
wèi
chéng
yuàn
chūn
cǎo
zhǎng
sān
shān
guī
zhǔ
rén
cháo
zǎo
tān
yǎng
nán
yǒu
rén
bái
tiān
nián
jùn
qiè
shuāng
chú
guī
xiāng
yáng
jīn
yuè
wán
zhōng
xiáng
tiáo
tài
xiàng
shū
xìn
huá
tíng
zhī
yóu
jīn
nián
chūn
tiān
wèi
shū
jiān
suí
zhì
zhī
luò
yáng
dàn
mén
wèn
xùn
jiā
rén
xuān
rán
lái
xiāng
shí
pái
huái
yǎng
hán
qíng
tián
yīng
ér
néng
yán
zhě
yīn
zuò
tàn
zèng
tiān

译文

有一双寂寞的鹤,它们的主人却在西京。它们原来的巢穴在吴苑的树上,现在却身处洛阳城的深院。鹤在竹间缓缓踱步,仿佛心怀高远的云外之情。有谁来怜惜这美好的风月,只能听着邻舍夜里吹奏笙乐。鹤的丹顶适宜承接日光,洁白的羽毛不沾染泥尘。鹤喜爱在池边久久站立,看着月亮却未能安心栖息。院子里春草生长,鹤归往三山的道路却迷茫不清。主人早早去朝谒,却偏爱饲养汝南鸡。我的友人白乐天,去年从吴郡卸任,带着两只小鹤归来。我和他在扬子津相遇,一整天观赏把玩这两只鹤。它们飞翔、舞动的姿态,完全符合相书上(对优良鹤种的描述),今年春天,乐天担任秘书监,没有带着鹤一起赴任,而是把它们安置在洛阳的宅第里。有一天,我进入他家门,向他的家人询问情况,鹤昂首阔步地过来斜着眼睛看我,好像还记得曾经相识,它们来回走动,时而低头时而抬头,似乎满怀深情、十分思慕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因作《鹤叹》赠给乐天。

逐句剖析

"寂寞一双鹤":有一双寂寞的鹤,

"主人在西京":它们的主人却在西京。

"故巢吴苑树":它们原来的巢穴在吴苑的树上,

# 吴苑:长洲苑。吴王之苑。此处借指苏州。

"深院洛阳城":现在却身处洛阳城的深院。

"徐引竹间步":鹤在竹间缓缓踱步,

"远含云外情":仿佛心怀高远的云外之情。

"谁怜好风月":有谁来怜惜这美好的风月,

"邻舍夜吹笙":只能听着邻舍夜里吹奏笙乐。

# 邻舍夜吹笙:东邻即王家。

"丹顶宜承日":鹤的丹顶适宜承接日光,

"霜翎不染泥":洁白的羽毛不沾染泥尘。

"爱池能久立":鹤喜爱在池边久久站立,

"看月未成栖":看着月亮却未能安心栖息。

"一院春草长":院子里春草生长,

"三山归路迷":鹤归往三山的道路却迷茫不清。

"主人朝谒早":主人早早去朝谒,

"贪养汝南鸡":却偏爱饲养汝南鸡。

# 汝南鸡:古代汝南所产之鸡,善鸣。

"友人白乐天":我的友人白乐天,

"去年罢吴郡":去年从吴郡卸任,

"挈双鹤雏以归":带着两只小鹤归来。

"余相遇于扬子津":我和他在扬子津相遇,

# 扬子津:古津渡。在今江苏江都市南,原滨长江,今去江已远。

"阅玩终日":一整天观赏把玩这两只鹤。

"翔舞调态":它们飞翔、舞动的姿态,

"一符相书":完全符合相书上(

# 相书:指《相鹤经》。

"信华亭之尤物也":对优良鹤种的描述),

"今年春":今年春天,

"乐天为秘书监":乐天担任秘书监,

"不以鹤随":没有带着鹤一起赴任,

"置之洛阳第":而是把它们安置在洛阳的宅第里。

"一旦":有一天,

"予入门":我进入他家门,

"问讯其家人":向他的家人询问情况,

"鹤轩然来睨":鹤昂首阔步地过来斜着眼睛看我,

"如记相识":好像还记得曾经相识,

"徘徊俯仰":它们来回走动,

"似含情顾慕填膺而不能言者":时而低头时而抬头,

"因作鹤叹以赠乐天":似乎满怀深情、十分思慕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因作《鹤叹》赠给乐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鹤叹二首》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五言律诗,是赠友题材的诗,因友人白乐天将双鹤置于洛阳家中,诗人与鹤相遇,见鹤神态而作。诗中描绘了鹤在洛阳深院的生活状态,如在竹间徐行、含情顾慕等,以鹤的视角,含蓄表达对鹤从吴苑故巢到洛阳深院这一境遇变化的怜惜,也委婉传达对友人将鹤置于家中却较少陪伴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鹤轩然来睨,如记相识,徘徊俯仰,似含情顾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等句,赋予鹤人的动作、神态和情感,如“睨”“记相识”“含情顾慕”“爱”等,生动地表现出鹤的状态,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鹤的孤独与情感,也借此委婉传达诗人的情感。对比:“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将鹤原来在吴苑的故巢与现在洛阳深院的居所进行对比,突出鹤生活环境的变化,强化了鹤的孤独感和境遇的落差。“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将主人对鹤的态度与对汝南鸡的偏爱进行对比,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忽视鹤的不满。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直接点明鹤的寂寞处境,以及主人远在西京(长安),为全诗定下基调,引出下文对鹤生活状态的描写。颔联:“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通过对比鹤的故巢与现居之地,强调其生活环境的改变,突出鹤远离熟悉环境的孤独。颈联:“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运用拟人手法,描绘鹤在竹间徐行,仿佛心怀高远之情,生动展现鹤的神态与情感,进一步渲染其孤独而心怀向往的状态。尾联:“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以景结情,借鹤无人相伴欣赏风月,只能听邻舍夜吹笙的情景,强化鹤的孤独寂寞,也委婉表达诗人对鹤境遇的怜惜。第二首首联:“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刻画鹤的高洁形象,丹顶适宜承接日光,霜羽不沾染泥尘,从外在形象暗示鹤的不凡品质。颔联:“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继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鹤喜爱在池边久立看月,却未能安心栖息,突出鹤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颈联:“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描绘鹤所处环境春草生长,暗示时光流逝,而鹤归往三山(传说中仙人居住之地,代指理想居所)之路迷茫,表达鹤对理想归宿的渴望与无奈。尾联:“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通过对比主人对鹤和汝南鸡的不同态度,委婉批评主人因忙于朝谒和偏爱汝南鸡而忽视鹤,表达诗人对鹤境遇的不平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箜篌谣》

下一篇:唐·白居易《睡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