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色縠衫轻似雾":浅色的绉纱衣衫轻盈得如同雾气,
"纺花纱袴薄于云":织有花纹的纱裤比云朵还要轻薄。
"莫嫌轻薄但知著":不要嫌弃(衣物)轻薄,只管穿上,
"犹恐通州热杀君":还担心你在通州被热坏了。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诗的开篇两句从描写衣物入手。“浅色縠衫轻似雾”,诗人用精妙的比喻,将浅色的绉纱衣衫比作雾气,生动展现出衣衫质地轻盈,仿若虚无缥缈的雾霭,给人一种轻柔、朦胧的美感。“纺花纱袴薄于云”,同样运用比喻,把带有花纹的纱裤形容得比云朵还要轻薄,进一步突出衣物的精致与透气。这两句细腻地描绘出所寄衣物的特点,既体现了白居易对元稹的细心体贴,为他挑选了适合炎热天气的轻薄衣物,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情谊的细腻与深厚。“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后两句则直接倾诉关怀。“莫嫌轻薄但知著”,诗人仿佛在与元稹面对面交谈,叮嘱他不要嫌弃这些衣物太过轻薄,只管穿上就好。一个“莫嫌”,尽显亲密与随意,体现出二人关系的熟稔。“犹恐通州热杀君”,直白地表达出对元稹身处通州炎热之地的担忧,害怕他被酷热侵袭。短短一句,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深情,真挚而动人,充分展现出白居易与元稹之间超越常人的深厚友情。
上一篇:唐·灵一《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