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戎衣窄":我这垂暮的老人穿着又小又紧的军服,
# 戎衣:军衣。
"归休寒色深":在寒色渐深的初冬回归草堂作短暂的休憩。
# 色:一作气。,归休:指回草堂休假。
"渔舟上急水":渔舟在急流中溯水而上,
# 上急水:在急流中溯流而上。
"猎火著高林":猎人在高高的树林里点燃了火把。
# 著高林:指在高林中燃烧。
"日有习池醉":我只能每天都像在习池饮酒一样喝得酩酊大醉,
# 醉:醉饮。,日:每日。
"愁来梁甫吟":发愁的时候就来到梁甫山那样的地方独自行吟。
"干戈未偃息":战乱连绵,干戈未息,天下不宁,
# 未偃息:未停息。,干戈:指战乱。
"出处遂何心":我对于出仕和退隐又该抱持怎样的想法。
# 遂何心:言未遂心,未了心愿。,处:指归隐。,出:指出仕。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着高林”等初冬景象,将垂老的寂寥、对时局的忧虑之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用典:“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运用典故,以山简常醉习池和诸葛亮好吟《梁甫吟》自比,含蓄地表达自己借酒浇愁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初冬》首联“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垂老”突出诗人年迈,“戎衣窄”暗示曾经历征战,如今归休,“寒色深”既指天气寒冷,也烘托内心的孤寂,奠定了沉郁的基调。颔联“渔舟上急水,猎火着高林”,描绘动态画面,渔舟在急流、猎火于高林,以动衬静,凸显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不平静。颈联“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借典故表达自己在乱世中借酒消愁,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尾联“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直抒胸臆,点明战乱未停,自己对于出仕和归隐的迷茫与无奈。
上一篇:唐·冯延巳《归自谣·寒山碧》
下一篇:唐·韩愈《知音者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