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suì
tán
shì
wài
sūn
hái
mǎn
yuè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īn
dàn
rén
zhī
jiē
shēng
wǎn
gǎn
jiàn
sūn
chí
wéi
guì
qíng
yīn
lǎo
gèng
xīn
nián
féng
mǎn
yuè
míng
shí
guì
liáo
xūn
huā
guǒ
lán
tāng
huái
怀
zhōng
yǒu
bào
shì
nán
ér

译文

现在我和妻子都很高兴,其他人哪里会知道。自己感叹很晚才得到一个女儿,惊讶于迟迟没看见孙女。物品因为稀少而珍贵,亲情因老更加深刻。恰逢新年吉日,满月请求姓名的时候。桂木做成的火炬熏着花果,熏香的浴水洗净肌肤。怀里有孩子可抱,没必要一定要是男儿。

逐句剖析

"今旦夫妻喜":现在我和妻子都很高兴,

# 今旦:今日,今朝。

"他人岂得知":其他人哪里会知道。

# 岂:哪里,如何。

"自嗟生女晚":自己感叹很晚才得到一个女儿,

# 生女晚:白居易晚婚,三十六七岁始娶扬夫人(牛党杨颖士之妹)。贬谪江州(815—818),四年中生了三个女儿(“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此时白居易44—47岁。,自嗟:自己感叹。

"敢讶见孙迟":惊讶于迟迟没看见孙女。

"物以稀为贵":物品因为稀少而珍贵,

"情因老更慈":亲情因老更加深刻。

"新年逢吉日":恰逢新年吉日,

"满月乞名时":满月请求姓名的时候。

# 满月乞名时:自注:因名引珠。乞:请求。

"桂燎熏花果":桂木做成的火炬熏着花果,

# 桂燎:桂木做成的火炬。用于庭中照明。

"兰汤洗玉肌":熏香的浴水洗净肌肤。

# 兰汤洗玉肌:即进行洗儿之礼。兰汤:熏香的浴水。

"怀中有可抱":怀里有孩子可抱,

"何必是男儿":没必要一定要是男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外孙女满月所作的五言排律。前四句直抒夫妻得孙的满心欢喜;中间四句以“物以稀为贵”揭示珍爱之理,并记述新年满月的双重吉庆;后四句通过熏香沐浴的仪式细节,展现唐代育儿风俗,“何必是男儿”则以反传统姿态表达对女孩的平等珍视。全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人世情感的哲思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外祖父喜得外孙女的亲情诗。诗开篇表达了夫妻二人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满心欢喜,接着将“物以稀为贵”的自然法则引申到人间情感上,而后通过“满月乞名”“桂燎熏花果”等仪式性场景,造出温馨的氛围,并表达了对传统性别观念的突破,认为怀抱中的生命,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贵礼物,展现了庆典的庄重与对新生命的喜爱。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融合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人世情感的哲思感悟,读来令人动容。

2. 写作手法

对偶:如“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对仗工整,以整齐的句式描绘出满月时为孩子沐浴等场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直抒胸臆:末句“何必是男儿”直抒胸臆,突破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点明全诗核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外孙女孩的喜爱,不在乎她是否是男儿,体现了诗人思想的开明和对孙辈纯粹的爱。

3. 分段赏析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是一首外祖父喜得外孙女的亲情诗。前四句开篇直接点明诗人夫妻二人因外孙女孩满月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是独属于他们的,别人难以体会。“自嗟”“敢讶”以自嘲口吻解释晚育遗憾,所以见到孙辈也迟,既有一种淡淡的遗憾,又更衬托出此刻见到外孙的欣喜,也为后文珍视孙女埋下伏笔,情感真挚而具生活气息。中四句“物以稀为贵”从自然现象引申至人间情感,暗含对孙女的珍视;“新年逢吉日”点明时间节点,赋予庆典以双重吉祥意义,结构承转自然。后四句描写了在新年吉日里,外孙女孩满月乞名的场景,用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等细节展现出满月仪式的美好,最后一句“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外孙女孩的喜爱,不在乎她是否是男儿,体现了诗人思想的开明和对孙辈纯粹的爱。

4. 作品点评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全诗以家庭琐事入题,通过满月仪式的细节描写,将亲情温暖与生命哲思巧妙结合,是唐代家庭题材诗歌中独具人文关怀的作品。“物以稀为贵”一句因其普适性成为流传千年的俗语,而“何必是男儿”更在封建背景下彰显性别平等的前瞻性。诗中融合民俗细节(如桂燎、兰汤)与哲学思考,既展现家庭温情,又折射白居易晚年对生命价值的彻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

下一篇:唐·张继《宿白马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