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桑田欲变时":海水历经岁月的演变,
"风涛翻覆沸天池":天池的水被风浪吹打的像沸腾一样。
"鲸吞蛟斗波成血":又像是鲸鱼和蛟龙在池中搏斗时喷溅出来的血,
# 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
"深涧游鱼乐不知":而此时池中深处得小鱼毫无感觉,还在水底安静的游来游去。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山中五绝句·涧中鱼》前两句“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首句“海水桑田欲变时”,描绘了一种沧海桑田即将发生巨变的宏大背景,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风涛翻覆沸天池”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变化的剧烈程度,风涛翻滚,仿佛整个大海都沸腾起来,营造出一种紧张、动荡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后两句“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鲸吞蛟斗波成血”,生动地刻画了鲸鱼和蛟龙相互争斗的激烈场景,以至于波涛都被染成了血色,突出了争斗的残酷性,也象征着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现实。“深涧游鱼乐不知”笔锋一转,描写深涧中的游鱼却悠然自得,对外面世界的腥风血雨一无所知,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了不同的生存状态,引发读者对命运和认知的思考。
下一篇:唐·鲍溶《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