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ān
xíng

朝代:唐作者:贾至浏览量:1
guó
zhī
zhòng
zhèn
wéi
yōu
dōng
wēi
jiǔ
zhì
běi
jūn
jīng
sān
shí
wàn
bǎi
zhàn
bǎi
shèng
qín
chán
qián
lín
tuó
hòu
shuǐ
chóng
shān
gèn
qiān
shí
yān
wáng
zhòng
xián
shì
huáng
jīn
zhù
tái
cóng
wěi
shǐ
shū
xīng
wáng
dìng
qiū
hàn
jiā
yòu
fēng
wáng
hóu
xiāo
tiáo
wèi
jìn
wéi
héng
liú
xiān
bēi
qiè
cháo
zhōu
táng
xià
shí
jūn
róng
bèi
wàn
tóng
gōng
huáng
yuè
shòu
yuán
shuài
kěn
gēng
wéi
nèi
qiū
jiāo
zhé
biān
cǎo
féi
zhì
bīng
liè
yīn
chū
shī
qiān
yíng
wàn
duì
lián
jīng
wàng
zhī
huǒ
léi
chí
xiōng
shè
cuàn
qióng
běi
huāng
wàn
chén
fēi
suí
jiā
wéi
tiān
xià
zǎi
qióng
bīng
zhēng
liáo
hǎi
nán
fēng
jìng
duō
shēng
zhé
huáng
yún
héng
liù
jūn
jiàng
shì
jiē
jìn
zhàn
kōng
ān
guī
yíng
shí
qiān
dào
tiān
xià
píng
bái
huán
gòng
cāng
hǎi
qīng
yǒu
nóng
gāo
zhěn
láo
xiào
wèi
chóng
héng
xíng

译文

国家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只有幽都,它向东威震九夷,向北控制北胡。这里有五支精锐的军队,士兵多达三十万,他们历经无数次战斗,总是百战百胜,甚至能够生擒匈奴的单于。幽都前临滹沱河,后靠沮水,周围有高大的山脉和肥沃的田野,绵延千里。从前燕昭王重视贤能之士,用黄金修筑高台招揽人才,从郭隗开始。很快燕国崛起,燕王在蓟丘称王建国。后来汉朝又把这里分封给王侯。魏晋时期天下动荡不安,局势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混乱,鲜卑族趁机侵占了幽都,控制了五个州。而我大唐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威望一直非常显赫,历经万年而不衰。唐皇授予元帅彤弓和黄钺,象征着极大的权力,唐朝军队还在大漠开垦荒地,让那里成为了内地的一部分。深秋时节,天气寒冷,草枯马肥,正是行军打仗的好时机,于是军队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和狩猎活动,之后便出征作战。只见千营万队的士兵,旌旗相连,远远望去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行动起来又像雷霆一样迅速。匈奴被唐朝军队打得狼狈逃窜,一直逃到了遥远的北方荒原,大荒万里没有尘土飞扬。隋朝曾经统治天下,穷兵黩武,发动对辽东的战争。由于隋军士气低落,战斗时号角声多是悲凉的死声,战鼓闲置,旗帜折断,天空中黄云密布。最终,隋朝的六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战马空着鞍鞯回到了营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沧海清澈,外邦进献白环。普通百姓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高枕无忧,不需要再让校尉们去四处征伐了。

逐句剖析

"国之重镇惟幽都":国家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只有幽都,

# 幽都:幽州。古为燕国的京都,故称。【汉典】北方之地。谓阴间都府。,重镇:军事上占重要地位的城镇。

"东威九夷制北胡":它向东威震九夷,向北控制北胡。

# 制北胡:集作北制胡。北胡:北方的胡人。西北方匈奴人。,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五军精卒三十万":这里有五支精锐的军队,士兵多达三十万,

# 精卒:精悍士卒。,五军:古代军制。汉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泛称朝廷的军队。诸侯的军队有五军。天子的军队是六军。

"百战百胜擒单于":他们历经无数次战斗,总是百战百胜,甚至能够生擒匈奴的单于。

# 单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前临滹沱后沮水":幽都前临滹沱河,后靠沮水,

# 沮水:沮水,也称沮河,黄河支流渭河支流石川河西源,正源,古代也代称石川河。又有东沮水,称沮河。河支流渭河支流北洛河支流。沮,集作易。,滹沱:一作滹沲。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崇山沃野亘千里":周围有高大的山脉和肥沃的田野,绵延千里。

# 亘:横亘。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崇山沃野:高山和肥沃田野。

"昔时燕王重贤士":从前燕昭王重视贤能之士,

# 燕王:燕国的诸侯王。王,一作山。

"黄金筑台从隗始":用黄金修筑高台招揽人才,从郭隗开始。

# 隗:郭隗。燕昭王的老臣,原来出谋筑黄金台招贤是他。,黄金筑台:即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是战国时燕昭王为宴请天下士而筑。

"倏忽兴王定蓟丘":很快燕国崛起,燕王在蓟丘称王建国。

# 蓟丘:古地名。又称蓟门。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兴王:兴旺王业。,倏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

"汉家又以封王侯":后来汉朝又把这里分封给王侯。

# 王侯:称王成为诸侯。【汉典】谓天子与诸侯。后多指王爵与侯爵,或泛指显贵者。,汉家:汉朝。

"萧条魏晋为横流":魏晋时期天下动荡不安,局势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混乱,

# 横流:大水不循道而泛滥。比喻动乱,灾祸。乱世衰世。,魏晋:指东汉政权瓦解,三国到两晋的时期。“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鲜卑窃据朝五州":鲜卑族趁机侵占了幽都,控制了五个州。

# 五州:南朝时指北方的领土。北方五州。指北方被五胡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占据的地方。,朝:朝居。管理。设立朝廷于。,窃据:盗窃占据。用不正当手段占据。,鲜卑: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游牧部落东胡族的一支。这里应指占据燕国幽州建立大燕国的慕容氏。

"我唐区夏余十纪":而我大唐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 十纪:十代,十世。指一百二十年。,区夏: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指中原地区。管理和区划夏地。,我唐:我唐朝。

"军容武备赫万祀":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威望一直非常显赫,历经万年而不衰。

# 万祀:一万次祭祀,万代也。祀,祭祀。,赫:显赫。,武备:军备。指武装力量、军事装备等。,军容:指军队和军人的礼仪法度、风纪阵威和武器装备。

"彤弓黄钺授元帅":唐皇授予元帅彤弓和黄钺,象征着极大的权力,

# 元帅:主帅,统率全军的首领。高于将官的军官。从隋唐时开始。,黄钺: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征伐的权力。,彤弓: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征伐。

"垦耕大漠为内地":唐朝军队还在大漠开垦荒地,让那里成为了内地的一部分。

# 垦耕:开垦耕地。经营也。

"季秋胶折边草腓":深秋时节,天气寒冷,草枯马肥,

# 腓:草木枯萎。,边草:边塞之草。,胶折:折胶,冷风折断胶树也。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於折胶。”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

"治兵羽猎因出师":正是行军打仗的好时机,于是军队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和狩猎活动,之后便出征作战。

# 出师:出兵。,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治兵:整治兵事。

"千营万队连旌旗":只见千营万队的士兵,旌旗相连,

"望之如火忽雷驰":远远望去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行动起来又像雷霆一样迅速。

# 雷驰:如雷之奔行。谓迅疾。雷,一作电。

"匈奴慑窜穷发北":匈奴被唐朝军队打得狼狈逃窜,一直逃到了遥远的北方荒原,

# 穷发:极北不毛之地。《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成玄英疏:“地以草为毛发,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穷发,所谓不毛之地。”,慑窜:惧怕逃窜。,匈奴:胡人。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始称。

"大荒万里无尘飞":大荒万里没有尘土飞扬。

# 大荒:极其荒凉。荒远的地方;边远地区。

"隋家昔为天下宰":隋朝曾经统治天下,

# 隋家昔为天下宰:一作君不见隋家昔为天下宰。隋家:隋朝。天下宰:天下的主宰者。

"穷兵黩武征辽海":穷兵黩武,发动对辽东的战争。

# 辽海:辽东和渤海。【汉典】辽东。泛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指渤海辽东湾。,穷兵黩武: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黩:随意。滥用。

"南风不竞多死声":由于隋军士气低落,战斗时号角声多是悲凉的死声,

# 死声:衰微之音。死寂无声。《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鼓卧:放倒战鼓,鼓声偃息。,不竞:不竞争。不强;不振。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

"鼓卧旗折黄云横":战鼓闲置,旗帜折断,天空中黄云密布。

# 黄云:黄尘;沙尘。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黄色的云气。天子气。祥瑞之气。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旗折:折起战旗。折断旗杆。

"六军将士皆死尽":最终,隋朝的六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

# 六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禁军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战马空鞍归故营":战马空着鞍鞯回到了营地。

# 故营:以前的军营。

"时迁道革天下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

# 道革:王道变革。天道变革。,时迁:时势迁移变化。迁,一作移。

"白环入贡沧海清":沧海清澈,外邦进献白环。

# 沧海: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入贡:入朝进贡。,白环:白玉环。《竹书纪年》卷上:“六年,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

"自有农夫已高枕":普通百姓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高枕无忧,

# 高枕:枕着高枕头。谓无忧无虑。犹高卧,谓弃官退隐家居。

"无劳校尉重横行":不需要再让校尉们去四处征伐了。

# 横行:犹言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谓胡作非为。横着行走,多指螃蟹。喻肆行无忌。,校尉:军职名。汉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无劳:不劳驾。不要劳累;不用劳烦。犹无须,不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而这首《燕歌行》开篇描绘了幽都作为国家重镇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变迁,而后展现唐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边疆的安定和平,然后借古讽今,对隋朝穷兵黩武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最后表达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礼部尚书贾曾之子。开元进士,授单父县尉。大历年间,担任兵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获赠礼部尚书,卒谥文。其诗文均负盛名,时人、后人对其评价甚高,杜甫称其“雄笔映千古”。其文章质朴、平易,如《微子庙碑颂》《议杨绾条奏贡举疏》。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典丽精工,杜甫、王维、岑参皆有和作,广为传诵。其擅长七绝,今存七绝有20首,其中《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春思二首》,皆清新明丽,自然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就点明了幽都的关键地位,“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幽都作为国家的重要军事重镇,向东威慑九夷,向北控制北胡,凸显了它在国防上的重要作用。“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则具体描述了驻守幽都的军队实力,五十万精锐之师,作战勇猛且战无不胜,甚至能够生擒匈奴单于,这充分展现了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给人以信心和震撼。接着,诗人描绘了幽都的地理环境,“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滹沱河与沮水环绕,崇山峻岭与肥沃田野绵延千里,这样的地理条件不仅为军事防御提供了天然屏障,也孕育了丰富的资源。“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引入历史典故,燕昭王为招揽贤才,用黄金筑台,从郭隗开始,使得燕国逐渐强大。“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进一步回顾历史,燕国迅速崛起并占领蓟丘,后来汉朝在此封王封侯,强调了幽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厚底蕴。随后,诗的视角转向唐朝。“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描述了魏晋时期天下动荡不安,鲜卑族趁机占据幽都及周边地区,导致局势混乱。“我唐区夏余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则将笔触拉回唐朝,表明唐朝建立以来已有百余年的稳定统治,军事力量和装备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威慑力,与之前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描绘了唐朝在边疆地区的治理举措,授予元帅象征权力的彤弓黄钺,同时军队在边疆开垦荒地,将大漠变为内地,这既体现了唐朝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点明时间,深秋时节草枯马肥,军队进行军事训练和狩猎活动后便出征作战,展现出唐朝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生动地描绘了唐朝军队出征时的壮观场面,千营万队的士兵,旌旗相连,如同火焰般耀眼,行军速度如同雷霆般迅速。匈奴被唐朝军队打得狼狈逃窜到遥远的北方,大片的荒野万里之内都不再有战争的硝烟,突出了唐朝军队的强大气势和辉煌战绩。“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将历史视角再次拉回到隋朝,隋朝曾经统治天下,但却穷兵黩武,发动对辽东的战争。“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描绘了隋军在战场上的惨败景象,士气低落,号角声悲凉,战鼓闲置,旗帜折断,天空中黄云密布。“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则进一步强调了隋朝军队的惨败,六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战马空着鞍鞯回到了营地,通过隋朝的失败警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最后,“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描绘了一幅和平繁荣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沧海清澈,外邦进献白环。普通百姓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高枕无忧,不需要再让校尉们去四处征伐,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赞美和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苏武》

下一篇:唐·高蟾《楚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