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风流无奈何":谢安那般的风流气度,终究也无可奈何,
"欲将赤骥换青娥":想要用骏马去换取美丽的女子。
"不辞便送东山去":即便毫不犹豫地送他返回东山隐居,
"临老何人与唱歌":到了年老之时,又有谁能陪在身边为他唱歌。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安石风流无奈何”一句巧用谢安(字安石)的典故,谢安是东晋名臣,既具政治才能,又有风流雅韵,曾隐居东山,后复出建功立业,其“东山再起”的经历与风度为后世所传颂;作者在此处化用这一典故,以“安石风流”指代像谢安一样兼具才情与风度之人,借谢安的典故点出所咏对象的风流特质。
2. 分段赏析
“安石风流无奈何”,此句点出“安石”的风度才情,却以“无奈何”带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怅然。谢安这般兼具才名与风度的人,也有难以左右的境遇,这句既写出他的出众,又埋下一丝遗憾的基调。“欲将赤骥换青娥”,“赤骥”常指骏马,象征着功业、仕途相关的进取之物;“青娥”指美女,代表着闲适、柔情的生活。这句描绘出一种选择的倾向,似乎想以世俗追逐的功业,换取温情闲逸的生活,展现出对另一种人生状态的向往。“不辞便送东山去”,“东山”是谢安曾隐居之地,后来成为隐居的象征。此句说若要回到东山隐居,自己不会有丝毫犹豫,直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接纳与向往,呼应前文对闲逸生活的倾向。“临老何人与唱歌”,以问句收尾,想象归隐后年老之时,身边是否还有人相伴、为自己唱歌。在对隐居的向往中,又透出对孤独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