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芳姿昼掩门":珍惜花的美好姿态大白天也关上院门,
#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珍重:珍视,看重。
"自携手瓮灌苔盆":自己提携着水壶浇灌生满青苔的花盆。
# 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胭脂洗出秋阶影":洗去那秋阶上的胭脂映出悦美的身影,
# 胭脂洗出秋阶影:“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精魂。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显出本色。露砌,帯着露水的阶台近沿。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胭脂:即胭脂红色。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招来露砌魂":石阶上滴着露珠招来冰雪一般的精魂。
#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淡极始知花更艳":清淡到了极点才会知道花朵更加娇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无限的愁思又怎会使白玉不留下泪痕。
# 愁多焉得玉无痕: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突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祥子。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欲偿白帝凭清洁":要报答秋神白帝就应该保持纯净清洁,
#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不语婷婷日又昏":默默地挺立在天色渐晚的又一个黄昏。
# 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描绘了白海棠淡雅、高洁的形象,借白海棠自喻,体现了薛宝钗作为封建贵族少女的矜持、端庄,表达了她对自身品性如白海棠般清洁、淡雅的追求与自诩。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借对白海棠的描写,将薛宝钗的性格、品质和内心世界寄托于白海棠之上。如“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表面写对白海棠的珍视与呵护,实则体现薛宝钗对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其矜持的性格。“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以白海棠的清洁来比喻自己愿以高洁的品性面对世界,展现出她的自信与稳重。倒装: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运用了倒装的手法,正常语序应为“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这种倒装突出了白海棠如洗去胭脂般淡雅的影子和如冰雪般洁白的精魂,使诗句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巧妙地表达了薛宝钗不爱艳装、追求雅淡的性格特点。双关: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此句一语双关,“珍重芳姿”既体现了对海棠的珍惜,又暗示了诗人对自身的珍重,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3. 分段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特质。此句一语双关,因珍视白海棠的娇美姿态,白昼也掩门呵护,实则借此映射诗人对自身的珍视。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特有的矜持心理。诗人亲自手提“手瓮”,为白海棠浇水,既是对花儿的疼惜,更是珍重自我的外化表现。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运用了倒装手法,正常语序为“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白海棠色泽洁白,恰似洗去胭脂后显露出的本真模样,这无疑是宝钗喜爱淡雅、厌恶艳装的真实自我写照。“露砌”与“秋阶”描绘出白海棠所处的环境。“冰雪魂”则凸显白海棠的精魂如冰雪般纯净,同时也是宝钗对自身身份的隐喻。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深入刻画白海棠的色彩与丰韵之美。上句承接“胭脂洗出秋阶影”句,阐述白海棠褪去艳丽色彩,清淡到极致反而更显娇艳,蕴含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实际也是宝钗对自我身份的揭示:她安守本分、顺应时势,藏起聪慧、守拙处世,愈发彰显出淑女的端庄与稳重。下句紧承“冰雪招来露砌魂”句,表明白海棠秉持清洁之性,宁静自守,不像多愁的玉石会留下瑕疵。“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明显是以宝黛的多愁善感来反衬自己的宁静与娴雅。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这里的“白帝”指代自然。整联的含义是,白海棠愿凭借自身的清洁之躯回报自然,它亭亭玉立,默默无言,又一次静静迎来黄昏。这本质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与自我形象的映照。“不语”一词将宝钗的稳重展露无遗,而“凭清洁”之语,更是清晰地展现出她自我称誉、自信满满的心理状态。
4. 作品点评
薛宝钗此诗,风格雍容典雅,用词“得体”,与她矜持含蓄、深藏不露的性格特点极为契合。诗中借咏白海棠来明志,以花喻人,深意非常明显。整首诗有意将白海棠与自身关联,生动反映出薛宝钗内心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高洁自许的世界。李纨赞誉此诗为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 薛宝钗笔下的海棠就是宝钗。脂砚斋就曾说:“宝钗诗全是自写身分。”咏的是白海棠,但句句都寄寓着她对自己的丰美容貌、冰心雪魄的自珍、自恃,展现她那凝重贞静、恪守礼教的性格特质和处世原则。
现代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
上一篇:清·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下一篇:清·曹雪芹《临江仙·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