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着甚苦奔忙":人一生为了为什么而东奔西走、忙忙碌碌,
# 浮生:指人生。
"盛席华筵终散场":即使是盛大华丽的宴席,也终究有散场的那一天。
# 华筵:丰盛的筵席。
"悲喜千般同幻渺":过往数不清的各种悲和喜,现在看来如同渺渺幻觉。
# 幻渺:虚玄不可捉摸。
"古今一梦尽荒唐":从古至今如梦一场,令人空言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常常说(人生聚少离多)美人以袖拭泪,
"更有情痴抱恨长":更还有痴心的人抱恨千古,念念不忘。
"字字看来皆是血":(这本书)看起来每个字如同血一般(深刻),
"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就它花费十年,这实在不同寻常。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通过对人生奔忙、悲喜、情感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人生无常与虚幻的主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禅意,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察与思考。
2. 写作手法
设问:首联“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以直白的设问开篇,自答中将人生比作终将散场的宴席,通过强烈的对比(“盛席”与“散场”)揭示人生无常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佛道思想中的“空观”。直抒胸臆: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以夸张的“血”字直白表达创作艰辛,呼应《红楼梦》开篇“字字皆血泪”的自我剖白,强化了作者对艺术苦行的情感投入。
3. 分段赏析
首联“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采用“代言体”形式,这种非作者自述的叙事策略,既规避了“自夸”嫌疑,又构建起“作者-批书人-读者”三重对话空间。颔联“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以佛理解构时空,暗含三重否定:其一,消解世俗价值体系;其二,瓦解历史叙事权威;其三,质疑艺术真实边界。颈联“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采用“赋比兴”复合技法。赋:直陈十二钗命运。比:以“啼痕”喻指“千红一窟”的集体悲剧。兴:由“情痴”引出“通灵宝玉”的谪凡神话。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强调“血泪”的真实性,却依托“假语村言”的小说形式,自证“不寻常”的艺术价值,却宣称文本“不过游戏笔墨”,将十年心血凝为“字字皆血”的物质存在,却断言其本质是“幻形记”。
4. 作品点评
虽多数回前诗、回末诗非曹雪芹原作(如甲戌本《凡例》末诗或为脂砚斋代拟,庚辰本部分回末诗存书商增补痕迹),但这些诗作构成独特的"副文本"体系,具有多重阐释价值,以及对书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是有帮助的。
上一篇:清·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下一篇:清·郑燮《题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