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茉莉":红的茉莉花,
"穿作一花梳":用它编成好花梳。
# 穿作一花梳:穿茉莉花成串作头饰。
"金缕抽残蝴蝶茧":犹如金线抽尽蝴蝶茧,
# 蝴蝶茧: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钗头立尽凤凰雏":钗头打成凤凰雏。
# 钗头:喻茉莉花串饰在钗头,状如小凤凰展翅。
"肯忆故人姝":哪想到旧日的那人美貌漂亮,惹人更注目。
# 姝:美好。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骚余、介子,号泠君、华夫等。番禺(今属广州)人。南明时补生员,曾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后又还俗。屈大均被称为“岭南文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其诗以屈骚为宗,兼尚李杜,诗风雄肆仙超,多写家国兴亡之事;其词风格雄豪劲健;其文浩瀚磅礴,能自行其气,长于叙事,善于说理,抒情文字情深意厚。代表作品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等。
1. 分段赏析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开篇点明女子所用的装饰物——红茉莉。这种花色彩鲜艳、香气浓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嗅觉吸引力。而“穿作一花梳”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用心。她将红茉莉花穿成串,作为发饰,这种独特的装扮方式不仅体现了女子的聪慧与巧思,还为整首词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为后续描写女子的美貌与妆容奠定了基础。“金缕抽残蝴蝶茧”此句通过“金缕”“蝴蝶茧”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妆饰的精致与华贵。“金缕”暗示了女子所用发饰的材质,金丝缕缕,闪耀着光芒,彰显出其身份的尊贵与生活的奢华。“抽残蝴蝶茧”则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精心梳理发髻的过程,蝴蝶茧的形状与发髻相呼应,既体现了女子发式的新颖独特,又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女子在镜前细心装扮的场景,细腻地刻画出女子对自身容貌的重视与精心打理。“钗头立尽凤凰雏”这一句继续聚焦于女子的头饰,以“钗头立尽凤凰雏”来描绘女子发间的装饰。“凤凰雏”象征着高贵与美好,将其立于钗头,不仅增添了女子的华贵气质,更使她的妆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对美的极致追求,以及她希望通过精心装扮来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同时,“立尽”一词也暗示了女子在妆扮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进一步强调了她对这次梳妆的重视程度,为词中情感的升华做好了铺垫。“肯忆故人姝”最后这句由物及人,点明了女子精心梳妆背后的深层情感。“肯忆故人姝”表明女子在精心打扮之后,心中所思念的是远方的故人。前面的华丽妆饰与精心装扮,都成为了她对故人思念之情的一种寄托与表达。这种从外在美到内心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赋予了这首词更深刻的内涵,让读者在欣赏女子美貌与妆容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她对故人的深情与牵挂。
上一篇:清·谭嗣同《有感》
下一篇:清·王士祯《红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