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yǐn
shēng
èr

朝代:清作者:屈大均浏览量:3
guān
chuí
xiàng
cháng
xīng
jìng
tiān
xīn
jīng
luàn
hòu
fèi
xīng
qián
shuò
guǒ
shuí
néng
shí
qiáo
sōng
yǒu
nián
hóng
qiáo
huā
zhǐ
chǐ
fēi
xiān

译文

每天夜里观察天象,长长的星辰仿佛要横贯整个天空。经历过离乱动荡后仍心有余悸,在王朝兴衰更迭前思索盘算。那珍贵的果实有谁能享用,高大的松树自然能享有长久的年岁。在开满鲜花的红桥上渡过,近在咫尺之地仿佛就能化作飞仙。

逐句剖析

"夜夜观垂象":每天夜里观察天象,

"长星欲竟天":长长的星辰仿佛要横贯整个天空。

"心惊离乱后":经历过离乱动荡后仍心有余悸,

"计得废兴前":在王朝兴衰更迭前思索盘算。

"硕果谁能食":那珍贵的果实有谁能享用,

"乔松自有年":高大的松树自然能享有长久的年岁。

"红桥花里渡":在开满鲜花的红桥上渡过,

"咫尺即飞仙":近在咫尺之地仿佛就能化作飞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尹子生日(其二)》是明末清初屈大均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为祝贺友人尹子生日而作。首联写夜观天象,长星横贯天空;颔联由离乱往事引发对兴衰的思考;颈联以“乔松”喻友人长寿坚韧;尾联描绘红桥花渡的仙境,寄寓美好祝愿。全诗语言蕴藉,借景与典故抒情,既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暗含对世事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骚余、介子,号泠君、华夫等。番禺(今属广州)人。南明时补生员,曾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后又还俗。屈大均被称为“岭南文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其诗以屈骚为宗,兼尚李杜,诗风雄肆仙超,多写家国兴亡之事;其词风格雄豪劲健;其文浩瀚磅礴,能自行其气,长于叙事,善于说理,抒情文字情深意厚。代表作品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屈大均生于1630年(明崇祯三年),为广东番禺人。他早年投身反清活动,失败后出家为僧,中年又改着儒服从事文学创作。其诗作常寄寓家国情怀,《赠尹子生日》组诗便创作于隐居时,借祝寿题材抒发对时局动荡的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夜夜观垂象,长星欲竟天”,以夜观天象起笔,“长星竟天”的壮阔景象,既描绘了夜空的雄浑,又暗藏对时局的关注,为全诗奠定深沉的基调。颔联“心惊离乱后,计得废兴前”,由眼前天象转入对过往的追忆,“离乱”二字直抒经历动荡后的惊惧,而“废兴前”的思索,则显露出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洞察,情感沉郁而复杂。颈联“硕果谁能食,乔松自有年”,以“乔松”为喻,既赞友人如青松般坚韧长寿,又借“硕果”的设问,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托物言志,寓意深远。尾联“红桥花里渡,咫尺即飞仙”,勾勒出红桥映花、恍若仙境的画面,在清丽的景致中寄寓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让深沉的感怀得以舒缓,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洪亮吉《丁零王》

下一篇:清·张晋《九月二十日醉后作四章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