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朝代:清作者:屈大均浏览量:3
hán
piān
nuǎn
hán
xiàng
xiǎo
hán
shí
yǒu
kòng
lín
xuě
méi
huā
zhī
bìng
fán
chūn
zǎo
pín
kǒng
shuǐ
xiān
chí
duō
xiè
cǎo
chuān
穿
bīng
zuò

译文

大寒时节反而容易暖和,寒冷多在小寒的时候。也有空旷树林里的积雪,梅花仿佛不知道寒冷。生病时嫌春天来得太早,贫困时担心水仙花开放得晚。非常感谢茂盛的小草,它们穿透冰层已经抽出像丝线的嫩芽。

逐句剖析

"大寒偏易暖":大寒时节反而容易暖和,

"寒向小寒时":寒冷多在小寒的时候。

"亦有空林雪":也有空旷树林里的积雪,

"梅花似不知":梅花仿佛不知道寒冷。

"病烦春色早":生病时嫌春天来得太早,

"贫恐水仙迟":贫困时担心水仙花开放得晚。

"多谢萋萋草":非常感谢茂盛的小草,

"穿冰已作丝":它们穿透冰层已经抽出像丝线的嫩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寒二首(其一)》是清代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描绘了大寒时节的特殊气候,即大寒反而容易暖和,寒冷多在小寒时;还写了空林的雪景、不知寒冷的梅花,以及诗人因生病盼望春色早来、因贫困担心水仙开花晚,最后赞美了穿冰而出的小草。全诗通过对节气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生活中的真切感受,语言质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骚余、介子,号泠君、华夫等。番禺(今属广州)人。南明时补生员,曾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后又还俗。屈大均被称为“岭南文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其诗以屈骚为宗,兼尚李杜,诗风雄肆仙超,多写家国兴亡之事;其词风格雄豪劲健;其文浩瀚磅礴,能自行其气,长于叙事,善于说理,抒情文字情深意厚。代表作品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直接点明大寒时节天气的特点,大寒往往比小寒更易出现暖和的情况,简洁地写出节气的气候特征。“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描绘了山林中还有雪在飘落,而梅花却依旧绽放,好像不知道寒冷一般,展现出梅花的傲雪姿态,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冷艳之美。“病烦春色早,贫恐水仙迟”,由景及人,写自己因为生病而烦恼春色来得太早,又因为贫穷而担心水仙花开得太迟,将自身的病贫之愁与对春色、水仙的期待担忧融合在一起。“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诗人把目光转向小草,感谢小草穿过冰层已经长出了细丝,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机的赞美与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夏曾佑《泊荡口二首 其二》

下一篇:清·蔡翥《如梦令 秋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