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哀乐过于人":少年时期不管哀伤还是快乐,表现都异于常人,
"歌泣无端字字真":歌唱或哭泣经常没有理由,但每字每句流露的都是真情实感。
# 无端:没有来由。这里指自然率意的意思。,歌泣:这里主要是指言论和文章所表现的强烈感情。
"既壮周旋杂痴黠":到了壮年却要经常和各种或愚蠢或狡诈的人打交道,
# 黠:聪明而狡猾。,痴:呆傻的。,杂:多种多样的。,周旋:打交道;应酬。,壮:人到三、四十岁的時期称为“壮”。
"童心来复梦中身":于是我童年那颗纯真的心就只能在梦中看到了。
# 来复:往还,去而复来。,童心:纯真的心灵。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感怀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少年时期,诗人的喜怒哀乐比常人更为强烈,无论是歌唱还是悲泣,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展现出少年的纯真与率性。到了壮年,在社会中周旋,行为举止难免掺杂着痴愚与狡黠。然而,那颗纯真的童心,只能在梦中再度寻回。表达了诗人对年少纯真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随着成长而发生变化的无奈与感慨。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诗人开篇便点明少年时期的情感特点,喜怒哀乐比一般人更为强烈。“歌泣无端”表明这些情感的抒发往往没有缘由,自然而然地流露,而“字字真”则强调无论是欢歌还是悲泣,每一个表达都出自真心,毫无矫揉造作,生动地刻画了少年纯真率性的形象。后两句“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既壮”表明时间来到壮年,“周旋”体现出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应对各种事务。“杂痴黠”描绘出壮年时为人处世的复杂,既有痴愚的一面,也有狡黠的一面,与少年的纯真形成鲜明对比。“童心来复梦中身”则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童心的怀念,只有在梦中才能再次找回那份纯真,传达出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对往昔的追思。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送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