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hóng
méi
huā
méi

朝代:清作者:曹雪芹浏览量:3
bái
méi
lǎn
hóng
méi
chěng
yàn
xiān
yíng
zuì
yǎn
kāi
dòng
liǎn
yǒu
hén
jiē
shì
xuè
suān
xīn
hèn
chéng
huī
tūn
dān
yào
zhēn
tōu
xià
yáo
chí
tuō
jiù
tāi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chūn
càn
làn
yán
fēng
dié
màn
cāi

译文

懒得赞美白梅,喜欢吟诵红梅,红梅率先在冬季开放花开红艳艳艳迎接人们迷恋的目光。像是冻坏的脸庞满面血痕,一旦结成酸果,花儿没有怨恨,却已凋零。白梅精灵误吞丹药而换来真骨,瑶池碧桃偷下凡间脱去旧胎。大江南北红梅花开春色烂漫,告诉蜂蝶勿猜疑,现在是冬天,春天还未到来。

逐句剖析

"白梅懒赋赋红梅":懒得赞美白梅,喜欢吟诵红梅,

#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逞艳先迎醉眼开":红梅率先在冬季开放花开红艳艳艳迎接人们迷恋的目光。

# 逞艳先迎醉眼开: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有痕皆是血":像是冻坏的脸庞满面血痕,

# 血:以血泪说红。,痕:泪痕。以血泪说红。,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借意于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词:“自怜冰脸不宜时。”

"酸心无恨亦成灰":一旦结成酸果,花儿没有怨恨,却已凋零。

# 成灰: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

"误吞丹药移真骨":白梅精灵误吞丹药而换来真骨,

# 误吞丹药移真骨:说梅花原本是白的,因误吞神奇的丹药而换了骨骼,变成红花。“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范成大《梅谱》:“世传吴下红梅诗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绝唱,有‘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之句。”

"偷下瑶池脱旧胎":瑶池碧桃偷下凡间脱去旧胎。

# 偷下瑶池脱旧胎: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江南春灿烂":大江南北红梅花开春色烂漫,

# 江北江南春灿烂: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

"寄言蜂蝶漫疑猜":告诉蜂蝶勿猜疑,现在是冬天,春天还未到来。

# 漫:莫,不要。,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红梅花得“梅”字》为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咏物为题材。首联表明对红梅偏爱,颔联以“冻脸”“酸心”拟人,凸显其坚韧苦涩特质,颈联用神话赋予红梅奇幻来历,尾联想象其使江南江北春光灿烂并劝蜂蝶勿猜疑。诗中借红梅展现独特风姿,表达赞美之情,不仅刻画红梅形象生动,更借物抒情,隐晦传递人物情感与品性,蕴藉含蓄,于咏物中见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红梅不咏白梅而独树一帜,以拟人手法写其艳丽先迎人,借“冻脸”“酸心”展现独特气质,又用神话典故增添奇幻色彩,表达对红梅品性的赞美。

2. 分段赏析

首联:“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表明诗人不随俗赋白梅,独钟情红梅,以“逞艳”“先迎”生动展现红梅主动绽放、艳丽夺目的姿态,奠定对红梅赞美的基调。颔联:“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冻脸”写红梅在严寒中开放,以“血”形容红梅颜色,给人强烈视觉冲击;“酸心”似写梅子心酸,又借梅心隐喻,展现红梅坚韧又略带苦涩的独特气质。颈联:“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运用神话想象,赋予红梅奇幻来历,“误吞丹药”“偷下瑶池”使红梅超脱凡俗,增添神秘与高贵感。尾联:“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想象红梅盛开后江北江南一片春光灿烂,劝蜂蝶不必猜疑红梅的独特,暗示红梅独特品性无需他人理解,自有其存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下一篇:清·袁枚《遣兴(其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