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o
luò
huā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chū
fēng
mén
hǎi
táng
shí
wéi
zhě
jiǔ
shí
běn
huā
shí
chē
shèng
wèi
cháng
guò
sān
yuè
èr
shí
liù
fēng
míng
fēng
shǎo
dìng
xié
jīn
yìng
chéng
wāng
xiào
lián
tán
zhū
shàng
shě
jiā
chū
chéng
yǐn
ér
yǒu
zuò
西
jiāo
luò
huā
tiān
xià
lái
dàn
shāng
chūn
shī
西
jiāo
chē
zhāo
jìn
dìng
ān
xiān
shēng
jiǔ
lái
shǎng
zhī
xiān
shēng
tàn
chūn
rén
jué
xiān
shēng
sòng
chūn
rén
yòu
chī
péng
sān
chū
chéng
shī
shén
jiē
chī
qián
táng
cháo
péng
pài
kūn
yáng
zhàn
chén
wàn
qiān
tiān
liǎn
xiàng
qīng
yān
zhī
lóng
guài
fèng
ài
piāo
qín
gāo
zhī
fǎn
shàng
tiān
wéi
huáng
gōng
zhōng
kōng
ruò
sān
shí
liù
jiè
qīng
é
méi
yòu
xiān
shēng
píng
shēng
zhī
yōu
huàn
huǎng
guài
dàn
bǎi
chū
nán
qióng
xiān
shēng
shū
jìn
sān
zàng
zuì
wéi
juàn
duō
qīng
yòu
wén
jìng
luò
huā
shēn
cùn
míng
guān
xiǎng
yóu
shén
chí
西
fāng
jìng
guó
wèi
dào
xià
ān
shù
yǒu
jìn
zhī
huā
gèng
xīn
hǎo
zhě
sān
bǎi
liù
shí
cháng
shì
luò
huā
shí

译文

出北京城南门一里左右,有一片海棠花,大约有八九十株粗大的花树。开花时车来人往十分热闹,从来都是这样。三月二十六日,大风,第二天风会减弱,就邀请金应城、汪潭、朱祖毂、堂弟与我一起出城观看,而作此篇。西郊的落花是天下奇景,古人对着落花,只知道写下伤春的诗句。等到西郊看花的车马都散尽了,我才买酒来赏落花。我寻春的时候无人知晓,送别残春又被他人嗤笑。邀请朋友也邀到了三四位,出城见到如此落花,都神色大变,惊讶如痴。眼前落花如同夜来澎湃的钱塘江巨潮,又如昆阳之战的清晨,军队一片溃败。落花鲜艳繁盛,又如天上的众多仙女刚洗完脸,一起向这里倾倒下了胭脂水。海棠花满天飞舞,如同天上的奇龙怪凤,降至人间漂泊,琴高的鲤鱼为何反而要上天去?繁花尽落,枝头无花,宛如天上玉皇的宫殿中因此一空,三十六天中都无一位天女。落花翩然百态,如我平生的忧患,模糊怪诞,层出不穷。我读遍三藏的佛经,最喜欢《维摩诘所说经》中的清词丽句。我又听说西方净土,满地的落花堆积深四寸,闭目以心神去观赏,尤其会心动神驰。西方的净土佛国不能轻易到达,因此我下笔作诗文,便多作绮语不已。怎么才能让树上有落不尽的花,新落的花更鲜更美,一年三百六十日,永远都是落花时节。

逐句剖析

"出丰宜门一里":出北京城南门一里左右,

# 丰宜门:金代时北京城南门。

"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有一片海棠花,大约有八九十株粗大的花树。

# 本:株。

"花时车马大盛":开花时车来人往十分热闹,

"未尝过也":从来都是这样。

"三月二十六日":三月二十六日,

"大风":大风,

"明日风少定":第二天风会减弱,

"则偕金礼部应城、":就邀请金应城、

# 金礼部:即金应城,字子彦,安徽歙县人。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官礼部主事,郎中。

"汪孝廉潭、":汪潭、

# 汪孝廉:即汪潭,浙江钱塘人,举人。

"朱上舍祖毂、":朱祖毂、

# 朱上舍:即朱祖毂,生平不详。

"家弟自谷出城饮而有此作":堂弟与我一起出城观看,而作此篇。

# 家弟:即作者的堂弟龚自树(1798~1845年),字秋田,官湖南辰州府经历。

"西郊落花天下奇":西郊的落花是天下奇景,

"古来但赋伤春诗":古人对着落花,只知道写下伤春的诗句。

"西郊车马一朝尽":等到西郊看花的车马都散尽了,

"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我才买酒来赏落花。

# 沽:买。

"先生探春人不觉":我寻春的时候无人知晓,

"先生送春人又嗤":送别残春又被他人嗤笑。

# 嗤:讥笑。

"呼朋亦得三四子":邀请朋友也邀到了三四位,

"出城失色神皆痴":出城见到如此落花,都神色大变,惊讶如痴。

# 痴:此为发呆意。

"如钱塘潮夜澎湃":眼前落花如同夜来澎湃的钱塘江巨潮,

# 钱塘潮:钱塘江由于近海,受海水潮汐的影响,形成壮观的江潮,是胜景。

"如昆阳战晨披靡":又如昆阳之战的清晨,军队一片溃败。

# 披靡:军队溃败的样子。,昆阳战:昆阳在今河南叶县。公元23年,汉光武帝刘秀率领八九千人的军队和王莽四十万人的大军在此作战,取得胜利,是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落花鲜艳繁盛,又如天上的众多仙女刚洗完脸,

# 天女:佛教说法,为欲界六天中的女性,即《法华经》和《维摩经》中的所谓散花天女。,八万四千:佛教用语中常用来夸言极多的数字。

"齐向此地倾胭脂":一起向这里倾倒下了胭脂水。

"奇龙怪凤爱漂泊":海棠花满天飞舞,如同天上的奇龙怪凤,降至人间漂泊,

"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琴高的鲤鱼为何反而要上天去?

# 琴高之鲤:乘鲤鱼的仙人琴高。

"玉皇宫中空若洗":繁花尽落,枝头无花,宛如天上玉皇的宫殿中因此一空,

# 玉皇:玉皇大帝。

"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三十六天中都无一位天女。

# 青蛾眉:古代女子以青色黛画眉,这里代指天上的天女。,三十六界:道教称玉皇宫和人世之间隔有三十六层天。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落花翩然百态,如我平生的忧患,

"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模糊怪诞,层出不穷。

# 难穷期:没有穷尽之日。

"先生读书尽三藏":我读遍三藏的佛经,

# 三藏:佛教典籍中经藏、律藏、论藏的总称,包括一切佛教法义。这里是夸张地说自己读过所有佛经。

"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最喜欢《维摩诘所说经》中的清词丽句。

# 维摩卷:即《维摩诘所说经》。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我又听说西方净土,满地的落花堆积深四寸,

# 净土:即佛国,亦即下文的“西方净国”。据《大乘义章》云,佛经中所说的佛地、佛界、佛国、佛土,或净刹、净国、净土,均为同义,即所谓西方的“极乐世界”。

"冥目观想尤神驰":闭目以心神去观赏,尤其会心动神驰。

# 冥:闭上眼睛。

"西方净国未可到":西方的净土佛国不能轻易到达,

"下笔绮语何漓漓":因此我下笔作诗文,便多作绮语不已。

# 漓漓:这里形容文笔滔滔不尽。,绮语:本佛家语,指一切杂秽不正的言辞。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怎么才能让树上有落不尽的花,新落的花更鲜更美,

# 安得:怎能得到。安,疑问词,怎能。

"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一年三百六十日,永远都是落花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郊落花歌》是清代龚自珍创作的杂言古诗。全诗分三部分:开篇八句为第一部分,描绘诗人春日郊游观落花,沉醉于奇丽壮美之景;中间十句是核心,诗人以一连串新奇独特的比喻写落花,笔墨精妙;最后八句为第三部分,诗人融入佛经故事与佛典词句,抒发内心激情。此诗想象丰富,譬喻奇警,虽运用古典诗歌写景状物、比喻等传统手法,却格外新颖奇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道光七年(1827年),龚自珍于北京任内阁中书一职。彼时,诗人第五次赴京参加会考,却再度名落孙山。此诗乃龚自珍与金应城、汪潭、朱祖毂等人同游西郊赏花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诗人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2. 写作手法

比喻:“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诗人把神话故事用作比喻融进诗句里,更深一层增加了落花景象的神异色彩和神秘感。在诗人笔下,那纷纷扬扬的落花,随风飘零,一会儿象东飘西泊的奇龙怪凤;一会儿象仙人琴高骑着红鳞鲤鱼飞上天空。看那树,花已落尽,就象玉皇宫殿水洗一空;看地,地上没有一点青色,到处覆盖着落花,满眼都是红色。诗人的想象力不断升腾,绝妙的把落花景象比作自己平生所遭遇的忧患,模糊、隐约、离奇、怪诞,层出不穷。化用:“如昆阳战晨披靡。”“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化用“昆阳之战”“琴高骑鲤”等典故时,剥离其历史或仙话的原义,仅取“气势”“奇幻”的特质,将其转化为落花的动态注脚。用典:“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引用佛典“三藏”“净土”时,以“下笔绮语何漓漓”反讽佛家“绮语有罪”的教条,用“落花赞歌”挑战宗教规训,暗含对世俗伦理的反抗。

3. 分段赏析

开篇八句:“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落笔便显不凡——诗人盛赞北京西郊的落花为天下奇观,慨叹古人只知伤春,却未识落花之壮美。“西郊车马一朝尽,定盦先生沽酒来赏之。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继而以“定庵先生”自称,描绘独特雅趣:当赏花车马散尽,他却携酒呼朋(三四友人)出城,在落花时节独赏盛景。“出城失色神皆痴”既刻画众人目睹落花时的痴醉神态,又为后文的铺陈蓄势,打破了传统赏花的时序局限。中间十句:“如钱唐潮夜澎湃,如昆昜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借钱塘江潮的雄浑、昆阳之战的磅礴,状写落花随风翻涌的动态气势,让静态花瓣有了万马奔腾的力量感。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以佛典天女意象,将落瓣纷飞幻化为倾盆胭脂水,色彩绚烂如幻境,构思奇绝。奇龙怪凤”“琴高骑鲤”“玉皇宫洗空:融合神话元素(琴高乘鲤、三十六界),让落花时而如仙物漂泊,时而似天宫倾颓,最终以“平生之忧患”作比,将个人遭际的恍惚怪诞融入景物,使落花成为生命激情与现实困顿的隐喻载体。此部分笔法灵动:前四句明喻如巨浪奔涌,中间四句借喻如神笔点染,末两句再归明喻,句式长短交错,韵律随意象更迭而起伏,将落花的稍纵即逝、绚烂悲壮写得淋漓尽致。最后八句:“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诗人由眼前落花联想到《维摩诘经》天女散花的典故,继而神驰佛国“落花深四寸”的净土奇观。“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以佛家“绮语有罪”反讽,暗喻自己对落花的歌吟恰是冲破世俗的呐喊。最终以“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的奇想收束,既渴望落花永在的理想之境,更寄托着对生命辉煌永恒的追求——即便陨落,也要如落花般绽放极致光彩。

4. 作品点评

这是一曲诗人以灵魂谱写的“落花”赞歌。全诗描写气势雄浑,情感浓烈,笔力雄健。诗人延续了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想象丰富且超乎寻常。诗中奇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新颖的比喻、率性的夸张和有力的排比,共同营造出浩瀚磅礴的气势与壮美瑰丽的画面,境界奔放,形象鲜明。诗歌语言长短交错,有时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有时又如激流冲涧般急促;音律搭配典雅自然,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能让人感受到荡气回肠的力量。诗中还蕴含着强烈的情绪起伏,情感激昂,笔力刚劲,在酣畅淋漓的表达中,展现诗人在不被重用、不被看重的挫折下,依然保持灵魂飞扬的姿态,迸发着生命崇高的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屈大均《江皋》

下一篇:清·吴伟业《出塞·玉关秋尽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