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péi
láng
zhōng
biǎn
zhōu

朝代:唐作者:刘长卿浏览量:1
luàn
jūn
jiāo
bái
rèn
chū
huáng
chén
hàn
jié
tóng
guī
què
jiāng
fān
gòng
zhú
chén
yuán
chóu
wǎn
méi
zuò
fāng
chūn
zhī
cuó
hóu
zài
yīng
lián
tuō
rén

译文

乱军混战刀光交错,你单骑突围穿越漫天黄尘。我们曾持汉节同归朝廷,如今却共乘江帆沦为贬谪之臣。猿猴哀鸣于暮色中的岔路,异乡梅花空自绽放虚设的春光。若朝中还有如酂侯般的知己,或许会怜悯我这吃粗粮的贫士。

逐句剖析

"乱军交白刃":乱军混战刀光交错,

"一骑出黄尘":你单骑突围穿越漫天黄尘。

"汉节同归阙":我们曾持汉节同归朝廷,

"江帆共逐臣":如今却共乘江帆沦为贬谪之臣。

"猿愁歧路晚":猿猴哀鸣于暮色中的岔路,

"梅作异方春":异乡梅花空自绽放虚设的春光。

"知己酂侯在":若朝中还有如酂侯般的知己,

"应怜脱粟人":或许会怜悯我这吃粗粮的贫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裴郎中贬吉州》是唐代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裴郎中在战乱纷争中脱身旋即遭贬的坎坷际遇,诗人以同受贬谪的身份相送,通过“汉节同归阙”赞其虽遭贬谪仍心怀朝廷的忠贞,借助“猿愁歧路晚”的哀鸣渲染悲凉氛围,又以“梅作异方春”的异乡春景反衬身处逆境的孤寂与不适,结尾含蓄地借用萧何(酂侯)的典故,表达了希望朝中仍有正直的官员能体察并怜悯裴郎中这样清廉(“脱粟人”)却蒙冤被贬的处境。全诗交织着对友人脱险的庆幸、同遭贬谪的悲愤、旅途艰险的忧虑以及对友人未来境遇的深切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以激烈的战场图景起兴,描绘裴郎中在刀光剑影、烟尘弥漫的险境中单骑突围的形象,烘托其勇毅与被贬背景的特殊。颔联“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转入送别主题,“汉节”喻指裴郎中虽遭贬谪仍心怀朝廷的忠诚,“同归阙”暗含对其终将回朝的期许,“江帆共逐臣”则点明两人同为贬官、同病相怜的现实处境,共赴南荒的漂泊感油然而生;第颈联“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寓情于景,行至歧路,暮色中哀猿啼鸣倍增羁旅之愁,而异乡早开的梅花虽带来春意,却更反衬出身处“异方”的孤寂与格格不入,乐景衬哀情。尾联“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借古抒怀,以汉初贤相萧何(酂侯)喻指朝中可能理解裴郎中的知己,含蓄表达希望当权者能怜悯这位如“脱粟”(粗米)般清廉却遭贬的忠臣,寄托了对友人冤情得雪、处境改善的深切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下一篇:唐·王琚《美女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