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风伏雨暗江城":风雨交加使江城一片昏暗,
# 江城:即苏州。
"扶病将愁起送行":拖着病体,满怀愁绪起身送别友人。
# 将愁:带愁。
"烟月扬州如梦寐":扬州的如烟月色,仿佛一场梦幻,
"江山建业又清明":建业的江山景色,依旧清朗明媚。
# 建业:王象之《舆地纪胜》“建康府《禹贡》扬州之域,楚置金陵邑,秦改日秣陵,汉改为丹阳郡。吴帝自丹阳徙此,因改为建业,遂定都焉”。
"夜乌啼断门前柳":夜晚乌鸦的啼叫仿佛要将门前的柳树枝条啼断,
# 夜乌啼断门前柳:用李白《杨叛儿》“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
"春鸟衔残花外樱":春鸟衔着花外的残樱。
# 春鸟衔残花外樱:反用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园鸟衔残”。
"尊酒前期君莫忘":日后相聚饮酒的约定,希望你不要忘记
# 前期:前约。
"药囊我欲傍余生":我余生只想与药囊相伴。
明末清初诗人、学者,“江左三大家”之一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诗人、学者。字受之,一字牧斋,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崇祯时为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为明清之际文坛领袖,其论文既重学养,亦主性情,力斥前后七子的模拟剽窃和竟陵派的僻仄冷涩。其诗名尤盛,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编有《列朝诗集》。今人钱仲联有校点本《钱牧斋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在吴门仲春时节,诗人钱谦益带病送李生回长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对王朝覆灭的沉痛悲悼,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惆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阑风伏雨暗江城”,通过描绘风雨交加使江城昏暗的景象,渲染压抑氛围,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忧愁哀伤之情。
3. 分段赏析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首句描绘恶劣天气,江城被风雨笼罩而昏暗,奠定全诗压抑基调。次句表明诗人带病且满怀愁绪起身送别,直接抒发送别时的痛苦与不舍。“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回忆扬州的如烟月色与建业清朗的江山,“如梦寐”体现对往昔繁华的感慨,王朝易代后一切皆成虚幻,此联借回忆抒发人生无常及对明王朝覆灭的悲叹。“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夜乌啼叫似要啼断门前柳,春鸟衔着残樱,通过“夜乌”“春鸟”“断柳”“残樱”等凄凉意象,强化离别的哀伤氛围。“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前句叮嘱友人莫忘相聚饮酒之约,体现对友人的牵挂;后句说自己余生与药囊相伴,流露出自身的无奈与惆怅。
上一篇:清·笪重光《玉帘泉》
下一篇:清·毛德琦《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