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晦云气黄":天色昏暗云气呈黄色,
"东北风切切":东北风呼呼地刮着,声音急切。
"时从村南还":我这时刚从村南归来,
"新与兄弟别":是因为刚刚和兄弟分别。
"离襟泪犹湿":离别的衣襟上泪水还未干,
"回马嘶未歇":返回的马嘶鸣声还未停歇。
"欲归一室坐":想要回到屋子里坐下,
"天阴多无月":然而天色阴沉,大多时候没有月亮。
"夜长火消尽":夜晚漫长,炉火渐渐熄灭,
"岁暮雨凝结":到了年末,寒雨仿佛都凝结起来了。
"寂寞满炉灰":寂静的炉子里满是冷灰,
"飘零上阶雪":雪花飘落在台阶上。
"对雪画寒灰":对着雪花在冷灰上画着,
"残灯明复灭":残灯忽明忽暗。
"灰死如我心":那熄灭的灰如同我死寂的心,
"雪白如我发":洁白的雪如同我花白的头发。
"所遇皆如此":周围的一切都是这般凄凉,
"顷刻堪愁绝":瞬间我就被忧愁淹没,痛苦到了极点。
"回念入坐忘":回想起这些,我进入坐忘之境,
"转忧作禅悦":把忧愁转化为禅悦。
"平生洗心法":我平生用来净化心灵的方法,
"正为今宵设":正是为了应对今晚这样的情境而准备的。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亲情诗。体现了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诗歌理念,以真挚情感为基,用质朴语言,配和谐声韵,传达深刻内涵。诗中表达了诗人多重情感,既有与兄弟分别时的不舍珍视,又有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还在困境中试图借禅悟寻求自我慰藉与超脱。
2. 写作手法
自然环境描写:“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开篇描绘出日色昏暗、云气发黄、东北风凛冽的景象,营造出压抑、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夜长”点明时间之久,“火消尽”凸显出环境的冷清孤寂;“岁暮”增添了时光流逝、人生迟暮之感,而“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以满炉的冷灰和飘落在台阶上的雪,将屋内的寂寥与屋外的寒冷相融合,生动体现处诗人送别兄弟后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直抒胸臆:“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直接写自己与兄弟分别时泪水未干,兄弟的马嘶声也未停歇,真切地表达出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直接抒发内心如死灰般的绝望,以雪的白来比喻自己因愁苦而早生的华发,将内心的痛苦具象化。“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直接点明自己遭遇如此离别,片刻间就愁绪满怀到了极点,直白地宣泄出内心的哀愁。比喻:“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此句把“我心”比作“死灰”,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灰心、绝望,如同熄灭后不再有生机的灰烬,毫无活力与希望;将“我发”比作“雪”,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头发花白的状态,同时“雪”的洁白与寒冷,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情景交融,把诗人送别兄弟后的哀伤、愁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分段赏析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开篇描绘出日色昏暗、云气发黄、东北风呼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也为后文送别兄弟做了环境上的铺垫。“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点明诗人刚刚从村南归来,原因是刚刚与兄弟分别,直接交代了事件,简洁明了地引出了送别这一核心情节,让读者迅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通过“泪犹湿”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与兄弟分别时泪水浸湿衣襟,悲伤之情难以抑制;“回马嘶未歇”则从听觉角度,以马儿的嘶鸣声不断,进一步烘托出送别时的难舍难分,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诗人送别兄弟后想要回到屋内静坐,然而天色阴沉,没有月光,这种黑暗、孤寂的环境与诗人此时的心情相呼应,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落寞。“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漫长的夜晚,炉火渐渐熄灭,岁末的寒雨仿佛凝结在空气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和痛苦。“寂莫满炉灰,飘零上阶雪”,炉灰堆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落寞和空虚;雪花飘零落在台阶上,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以景衬情,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兄弟后的孤独和悲伤。“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诗人对着雪和寒灰发呆,残灯忽明忽灭,这一画面充满了凄凉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如同这残灯一般,充满了不确定和迷茫。“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将熄灭的炉灰比作自己死寂的心,将洁白的雪花比作自己花白的头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光流逝、人生衰老以及与兄弟分别而产生的哀伤和无奈,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所隅皆如此,顷刻堪愁绝”,诗人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凄凉,瞬间就陷入了极度的忧愁之中,这种情感的爆发将全诗的悲凉氛围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已经达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诗人在经历了极度的忧愁后,开始自我慰藉,试图通过“坐忘”和禅悟来忘却忧愁,将忧愁转化为禅悦,这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努力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诗人表示自己平时就有通过禅悟来净化心灵、寻求精神寄托的方法,而在这个雪夜,这种追求更加迫切,成为他排解忧愁的一种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在送别兄弟后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
4. 作品点评
该诗被后世视为白居易亲情诗的代表作,其“直而切”的语言风格,质朴平实却直击人心,与“根情”(以真挚情感为诗歌根基)的创作理念相得益彰。这种风格和理念对中唐叙事抒情诗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为当时及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下一篇:唐·王维《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