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ng
mé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qīng
jiāng
xià
lóng
mén
jué
chǐ
cháng
fēng
jià
gāo
làng
hào
hào
tài
wēi
zhōng
yíng
pán
yǎng
wàng
chuí
xiàn
线
huá
shí
shuí
záo
liáng
niǎo
xiāng
zhǔ
xuàn
yǔn
huā
tóu
fēng
chuī
guò
bǎi
nián
gǎn
liào
zhuì
bǎo
wén
jīng
táng
jiàn
zhōng
shēn
jiān
xiǎn
kǒng
cóng
shǔ

译文

清澈的江水从龙门下流过,两岸绝壁陡峭,没有一寸平地。长风掀起高高的波浪,江水浩浩荡荡,从远古以来就是这样。在高危的道路上萦回盘绕,抬头仰望,仿佛看到垂下的线缕。倾斜的滑石不知是何人开凿,袅袅的浮桥相互支撑着。看到缤纷的杂花而感到目眩,迎面吹来的风带着雨意。人生百年充满不确定性,难以预料,一旦坠落,哪还能保全。听够了瞿塘峡的艰险传闻,也亲身经历过大庾岭的艰难。一生经历过诸多艰难险阻,但恐惧的经历从龙门阁这里也可算得上突出。

逐句剖析

"清江下龙门":清澈的江水从龙门下流过,

"绝壁无尺土":两岸绝壁陡峭,没有一寸平地。

"长风驾高浪":长风掀起高高的波浪,

# 高:一作白。

"浩浩自太古":江水浩浩荡荡,从远古以来就是这样。

"危途中萦盘":在高危的道路上萦回盘绕,

# 中萦盘:一作“萦盘道”。

"仰望垂线缕":抬头仰望,仿佛看到垂下的线缕。

"滑石欹谁凿":倾斜的滑石不知是何人开凿,

"浮梁袅相拄":袅袅的浮桥相互支撑着。

"目眩陨杂花":看到缤纷的杂花而感到目眩,

"头风吹过雨":迎面吹来的风带着雨意。

# 吹过:一作过飞。

"百年不敢料":人生百年充满不确定性,难以预料,

"一坠那得取":一旦坠落,哪还能保全。

"饱闻经瞿塘":听够了瞿塘峡的艰险传闻,

# 瞿塘:瞿塘峡,在夔州。,饱闻:一作“饱知”。

"足见度大庾":也亲身经历过大庾岭的艰难。

# 大庾:大庾岭,在虔州。

"终身历艰险":一生经历过诸多艰难险阻,

"恐惧从此数":但恐惧的经历从龙门阁这里也可算得上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龙门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围绕的是诗人行经龙门阁的所见所感。开篇描绘清江流经龙门阁,两岸绝壁的险峻之景,以及长风高浪的壮阔。接着描述诗人行走在危途中,看到阁道萦盘,滑石、浮梁等,突出地势的险要。随后通过自身感受,如目眩、头风等,强化这种险峻带来的震撼与恐惧。最后联想到自己曾经历瞿塘峡、大庾岭的艰险,感慨龙门阁的经历在其一生的艰险中也算得上突出,表达对人生旅途充满艰险的深沉感慨。整首诗通过对龙门阁的描写,抒发诗人对自然险峻和人生艰难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绝壁无尺土”,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龙门阁两岸绝壁陡峭,几乎没有一寸平地,突出龙门阁地势的险峻,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所面临的险峻环境。烘托:“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描绘长风掀起高浪,江水浩浩荡荡从远古至今的景象,以壮阔的江水之景烘托出龙门阁所处环境的雄浑与险峻,进一步强化读者对龙门阁险峻地势的印象。细节描写:“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对诗人行走的危途、仰望所见以及滑石、浮梁等进行细致描写,展现阁道的萦回盘绕、滑石的倾斜、浮梁的袅袅支撑,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龙门阁地势的险要,使读者身临其境。联想:“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诗人由龙门阁的险峻联想到自己曾听闻和亲身经历过的瞿塘峡、大庾岭的艰险,将龙门阁的经历置于一生的艰险旅程中,拓宽了诗歌的时空范围,深化了对人生充满艰险这一主题的表达。

2. 分段赏析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诗人开篇描绘清江从龙门下流过,两岸绝壁陡峭,几乎找不到一寸平坦的土地,展现出龙门阁地势的极端险峻。同时,长风掀起高浪,江水浩浩荡荡,仿佛从远古以来就是这般景象,不仅描绘出江水的壮阔,更以江水的永恒衬托出龙门阁地势的险峻与永恒,营造出一种雄浑而险峻的氛围。“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诗人描写自己行走在高危的阁道上,道路萦回盘绕,抬头仰望,仿佛看到从高处垂下的线缕,突出阁道的高耸与曲折。滑石倾斜,不知是何人开凿,浮桥袅袅,相互支撑,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阁道的险要。而“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则从诗人自身感受出发,看到缤纷杂花而目眩,又遭遇迎面吹来带着雨意的风,进一步强化了行走在阁道上的惊险与艰难,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诗人感慨在这样险峻的地方,生命充满不确定性,一不小心坠落便难以保全。进而联想到自己听闻过瞿塘峡的险峻,也亲身经历过大庾岭的艰难,但龙门阁的经历在其一生的艰险中也格外突出。这几句由眼前的险境拓展到一生的经历,深化了诗歌主题,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充满艰险的无奈与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对琴待月》

下一篇:唐·皇甫冉《登山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