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n
bái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nián
cháng
bìn
bái
yǎng
tiān
jiān
néng
wéi
shí
chóu
chàng
shān
yún
pái
huái
kōng
shì
shí
rén
dōng
chéng
nán

译文

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白发渐渐增多。生活在天地间,如今还能作多久的旅客。我感到惆怅的是故乡山上的云,不停地回旋着,在空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何故与俗世中人周旋应付,于东城之中、南陌之上。

逐句剖析

"我年一何长":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 一何:为何如此。

"鬓发日已白":白发渐渐增多。

"俯仰天地间":生活在天地间,

# 俯仰:生活,周旋。

"能为几时客":如今还能作多久的旅客。

"惆怅故山云":我感到惆怅的是故乡山上的云,

# 故山:疑指蓝天山居。

"徘徊空日夕":不停地回旋着,在空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何事与时人":何故与俗世中人周旋应付,

# 何事:何故。

"东城复南陌":于东城之中、南陌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叹白发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卢象所作的一首诗。一说为王维所作。此诗以时光流逝为主题,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述,抒发人生如寄之感与强烈的归隐愿望。诗中运用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开篇叹白发感慨时光,中间“惆怅”句借景诉仕宦无奈与思乡情,结尾表明归隐心。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的向往,其蕴含的道家思想及归隐情怀为诗作添独特魅力,是王维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叹白发二首(其一)》此篇一作卢象诗,此诗重见《全唐诗》王维及卢象集中。从各版本收录情况来看,王维集宋元诸刻俱录此诗,《唐诗品汇》亦作王维。若为王维所作,寻绎诗意,或系其在天宝末年所作。当时王维经历官场沉浮,对官场生活产生厌倦,内心渴望回归田园,在这种心境下,诗人借叹白发感慨时光流逝,抒发人生如寄之感与强烈的归隐愿望而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感怀诗。通过描述自身白发渐生,抒发了人生如寄的感慨,借“惆怅故山云”等景,表达了仕宦生涯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终表明了归隐的强烈愿望,展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借“惆怅故山云”之景,来诉说自己仕宦生涯的不得已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借景传递内心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叹白发二首(其一)》开篇,诗人直言“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直白地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年岁渐长的哀叹。紧接着“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二句,融入人生如寄的道家思想,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短暂、自身如天地间匆匆过客的感慨。“惆怅故山云,裴回空日夕”,借故乡的云彩与日夜的徘徊,含蓄地抒发了仕宦生涯的无奈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则直接表明诗人对官场周旋应付的厌倦,清晰地传达出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成彦雄《村行》

下一篇:唐·杜甫《蕃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