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shí
èr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lóng
shù
líng
gēn
pài
bié
sān
jiā
jiā
zhì
néng
dān
shū
huàn
zuò
sān
liù
tiān
tāi
gòng
kān
jìn
shù
tiān
tái
jiā
yán
wéi
sān
xiāo
wén
sān
juàn
yòu
zhuàn
chéng
lóng
shù
sān

译文

龙树菩萨的佛法根源衍生出三个分支,家家户户却连楖栗杖都不能担起。我写的书称作《三桠记》,六祖慧能的南宗与天台宗应共居一龛。近来我记述天台宗的家传学说,写成了《三普销文记》三卷,又撰写完成了《龙树三桠记》。

逐句剖析

"龙树灵根派别三":龙树菩萨的佛法根源衍生出三个分支,

"家家楖栗不能担":家家户户却连楖栗杖都不能担起。

"我书唤作三桠记":我写的书称作《三桠记》,

"六祖天台共一龛":六祖慧能的南宗与天台宗应共居一龛。

"近日述天台家言为三普销文记三卷":近来我记述天台宗的家传学说,写成了《三普销文记》三卷,

"又撰成龙树三桠记":又撰写完成了《龙树三桠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其八十二)》是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以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为起点,点明其思想衍生出三派分支,暗喻学术流派在传承中必然分化;次句借僧人持楖栗杖的意象,讽刺各派固守门户、自诩正统却难承佛法真谛的狭隘;第三句笔锋一转,虚构一部整合三派思想的著作,展现作者试图打破宗派界限的野心;尾句以禅宗六祖与天台宗共处一龛的荒诞想象,直指文化融合的核心。全诗语言凝练而意象奇崛,沉郁中见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龙树灵根派别三”,以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为起点,点明其思想衍生出三派分支,暗喻学术流派在传承中必然分化。龙树被尊为“八宗共祖”,其学说如树根分杈,既展现思想传播的广度,也暗示分化带来的局限性,为全诗奠定思辨基调。次句“家家楖栗不能担”,笔锋陡转,以僧人持楖栗杖的意象,讽刺各派固守门户、自诩正统却难承佛法真谛的狭隘。“家家”强调普遍性,“不能担”则直言其局限,暗含对教条主义的批判。第三句“我书唤作三桠记”,是全诗枢纽。作者虚构一部名为“三桠记”的著作,以“三桠”呼应首句的“派别三”,既是对佛学分化的总结,亦暗示自身欲整合三派思想的野心。此句表面平淡,实则暗藏锋芒,将作者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为尾句的突破埋下伏笔。尾句“六祖天台共一龛”,是全诗高潮。禅宗六祖慧能代表“顿悟”一脉,天台宗则以“一念三千”的繁复教义著称,二者本属不同体系,却被作者强行并置供奉于同一佛龛。作者以“共一龛”的终极想象,表达对文化包容性的强烈呼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二)》

下一篇:清·李盘《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