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ng
liǔ
liǔ
zhō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ruò
guàn
tóng
huái
怀
zhǎng
zhě
yōu
lín
huí
xiǎng
jìn
yōu
yōu
ǒu
gēng
ruò
biàn
便
shēn
lǎo
huáng
xiāng
kàn
wàn
shì
xiū

译文

我俩年少时都怀有大志,如今在分别的路上,回想起来,所有的事情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挥之不去。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可以告老归田,咱们两个人就一起耕种,所有的一切我都不在乎,只要两人可以相望相守便知足了。

逐句剖析

"弱冠同怀长者忧":我俩年少时都怀有大志,

# 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临岐回想尽悠悠":如今在分别的路上,回想起来,所有的事情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挥之不去。

# 悠悠:思念貌;忧思貌。,临岐: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耦耕若便遗身老":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可以告老归田,

# 耦耕:两人并耕。

"黄发相看万事休":咱们两个人就一起耕种,所有的一切我都不在乎,只要两人可以相望相守便知足了。

# 休:吉庆,美善。,黄发:年老,亦指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答柳柳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与友人共同怀有长者忧患意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状态的追求。诗人回忆年轻时与友人志同道合的情景,与当下分别时的感慨形成对比,强化了对友情的珍视。设想未来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虚写),与当下的分别(实写)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从回忆过去的志同道合,到设想未来的归隐生活,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归结为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刘禹锡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重答柳柳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诗人回忆年轻时(弱冠之年)与友人志同道合,共同怀有长者的忧患意识。如今在岔路口回想起往昔岁月,一切显得如此遥远和悠长。这里的“悠悠”既指时间的久远,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沉感慨。后两句:“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诗人设想如果能与友人一起归隐田园,共同耕作直至终老,那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到了老年(黄发),两人相视一笑,世间万事皆可放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百花行》

下一篇:唐·白居易《衰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