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mén
dào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nán
guó
shān
chuān
jiù
sòng
tái
liáng
guǎn
shàng
dào
xíng
rén
xiē
mài
xiù
kōng
chéng
zhì
fēi
fēng
chuī
luò
tián
gōng
jǐng
huǒ
huāng
líng
huà
bǎo
shǐ
使
chén
kāi
xián
yáng
zhōng
guī

译文

荆州的山川过去曾经是帝畿,宋台梁馆残留着依稀的遗迹。古道上马儿嘶鸣,行人小憩,空城中长满了庄稼,野鸡乱飞。寒风吹落树叶填平宫井,野火烧进荒陵焚毁玉衣。徒使留居北方的词臣庾信,在咸阳一天到晚苦苦地思归。

逐句剖析

"南国山川旧帝畿":荆州的山川过去曾经是帝畿,

# 帝畿:都城附近的地方叫畿,也叫京畿。江陵是楚国的郢都,南朝梁元帝萧绎也定都在这里,所以诗人称荆州附近为旧帝畿。

"宋台梁馆尚依稀":宋台梁馆残留着依稀的遗迹。

# 依稀:模糊不清。,宋台梁馆:指梁元帝时代的各种建筑物。

"马嘶古道行人歇":古道上马儿嘶鸣,行人小憩,

# 道:一作“树”。

"麦秀空城野雉飞":空城中长满了庄稼,野鸡乱飞。

# 野雉:野鸡。野:一作“泽”。,麦秀:即麦秀之诗。《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予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风吹落叶填宫井":寒风吹落树叶填平宫井,

"火入荒陵化宝衣":野火烧进荒陵焚毁玉衣。

# 宝衣:玉衣。,陵:一作“坟”,一作“林”。

"徒使词臣庾开府":徒使留居北方的词臣庾信,

# 庾开府:庾信(513~581),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学家。是重要的“宫体诗”诗人,后世称其为庾开府。庾信仕西魏后所作的《拟咏怀》和《哀江南赋》充满了故国沦亡(始为梁朝官吏,后被扣居北方)的隐痛和思念乡关的深情,所以说他“思归”。,词臣:文学侍从之臣,宫廷诗人。

"咸阳终日苦思归":在咸阳一天到晚苦苦地思归。

# 咸阳:地名,秦朝的国都,即今陕西省咸阳县。这里代指西魏和北周的都城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荆门道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以荆门道为依托,前六句描绘南国旧帝畿如今的破败荒凉,昔日繁华不再,后两句借庾信之事双关,暗喻自己对长安的牵挂。运用了借景抒情、用典等手法,通过对古迹的描写,抒发了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也表达出诗人革新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及对唐王朝局势的忧虑。此诗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荆门道怀古》是刘禹锡在被贬途中所作。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刘禹锡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人辅佐唐顺宗李诵推行“永贞革新”,这是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然而,因德宗接班人顺宗被迫内禅,这场革新以失败告终。当年九月十三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十一月十四日,又再贬为朗州司马。据《子刘子自传》记载“予出为连州,途次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刘禹锡在得知再贬朗州的消息时,已经走到了江陵。在被贬的途中,他途经荆门道,面对此地曾为旧帝畿如今却破败荒凉的景象,结合自身革新失败及被贬的经历,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南国曾为旧帝畿之地,如今宋台梁馆虽还依稀可辨,但已尽显破败荒凉。古道上马在嘶鸣,行人停歇,空城之中麦子抽穗,野雉纷飞,风吹落叶填满宫井,大火烧入荒陵将宝衣化为灰烬。尾联双关,表面写庾信在咸阳终日苦思回归江陵,实则暗喻诗人自己牵挂长安。全诗借南国旧帝畿今昔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革新政治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悲愤,更体现出诗人对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马嘶古道”“麦秀空城”“风吹落叶”“火入荒陵”等衰败荒凉之景,抒发了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自己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用典:尾联“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运用庾信的典故,庾信曾被迫羁留北朝,常思念南方的故乡,诗人以庾信自比,暗喻自己对长安的牵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比:以昔日南国“旧帝畿”的繁华与如今的破败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如“宋台梁馆尚依稀”的残留旧景与当下的“麦秀空城”“风吹落叶”等景象相衬,更突出了今昔变化的巨大,强化了衰败之感和内心的悲叹。双关:尾联“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语带双关,表面上是在说庾信思念江陵,实际上暗喻诗人自己牵挂长安,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全诗在结尾处余味无穷,更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江山易主后古都的破败景象,南国山川本应秀丽,作为帝畿更应繁华,可诗人笔下却是“宋台梁馆”的遗迹仅依稀可辨,尽显萧条之态,此联既抓住了“旧帝畿”的本质特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宋台梁馆”虽为偏义复词,却暗示南朝多代的奢华。颔联“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与颈联“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进一步展现昔日繁华京都、京畿如今的荒凉冷落,古树旁马嘶、行人歇,空城种禾黍、泽雉飞,寒风中落叶飘零,宫井被填,陵园遭火,宝衣成灰。诗人在描绘众多静止景物如“空城”“宫井”“荒陵”“宝衣”时,巧妙穿插了动景,如摇动的古树、嘶鸣的烈马、乱飞的泽雉、飘零的败叶等,使动静协调,营造出凄凉肃杀的氛围。尾联“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明确指出庾信思归之心枉费,“旧帝畿”已破败,此句一语双关,明说庾信思念江陵,实则暗喻诗人自己牵挂长安,以这样的方式收束全诗,余味悠长,既表达了对庾信境遇的感慨,又含蓄传达出自身对唐王朝局势的忧虑和对往昔的复杂情感。

4. 作品点评

《荆门道怀古》是一首句句都值得思考的怀古诗。它借古喻今,以楚国及宋、齐、梁、陈的兴衰过往为镜鉴,揭示了政治腐败导致国家衰败、昔日繁华之地今不如昔的历史规律。诗中运用“麦秀空城”的典故,巧妙地营造出故国荒凉的氛围,生动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以及对唐王朝岌岌可危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诗中暗示,唐王朝若不改革弊政,会重蹈楚及南朝四代,特别是梁元帝的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只“尚依稀”三字,已写尽吊在伤今之感。

元郝天挺《唐诗鼓吹笺注》

# 高淡凄清,又复柔婉。

清邢昉《唐风定》

# 上解写依稀,是行人意欲还认。此解写实无依稀,少得认也。言睹此苍苍,徒有首丘在念,其余一切雄心奢望,遂已不觉并尽也。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与上篇俱不入论断,而徘徊瞻眺,感慨在于言外,得风人之微旨。

清毛张健《唐体馀编》

# 得第三句,全首灵动。

清屈复《唐诗成法》

# 自然幻秀。三、四流水对,五、六参差对,未尝犯四平头及板板四实句也。五、六新警,结不入套。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仲子陵《秦镜》

下一篇: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