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yáng
fèng
xiān
huì
bái
shuǐ
cuī
mí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jīn
pān
huái
怀
xiàn
tóng
shí
jùn
zuò
kāi
sāng
luò
jiǔ
lái
huā
zhī
tiān
qīng
shuāng
jìng
gōng
táng
宿
wǎn
hān
liú
gòng
chā
chí

译文

今日就如同潘岳担任怀县令,同时也似陆云出任浚仪令一般。大家围坐一起,打开桑落美酒,拿起菊花枝条(共庆重阳)。天空中清霜使天地洁净,公堂之上晨雾刚刚散开。晚宴酣畅之时留客人跳舞,众人的鞋子参差不齐。

逐句剖析

"今日潘怀县":今日就如同潘岳担任怀县令,

# 潘怀县:《晋书·潘岳传》:岳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转怀令。

"同时陆浚仪":同时也似陆云出任浚仪令一般。

# 陆浚仪:《晋书·书陆云传》:云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

"坐开桑落酒":大家围坐一起,打开桑落美酒,

"来把菊花枝":拿起菊花枝条(共庆重阳)。

# 来把菊花枝:《月令广义》:晋宣帝时,羌人献桑落酒,九日以赐百官饮。《水经注》:河东郡民刘白堕,采挹河流,酝成芳酎,熟于桑落之辰,故名。《世说》:陶潜九日无酒,宅边摘菊盈把,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便饮醉而归。庾信《蒲州乞酒》诗:“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枝。”又云:“忽逢桑叶落,正值菊花开。

"天宇清霜净":天空中清霜使天地洁净,

# 天宇清霜净:陶潜诗:“昭昭天宇阔。”湛方生《吊鹤文》:“负清霜而夜鸣。”

"公堂宿雾披":公堂之上晨雾刚刚散开。

# 公堂宿雾披:《诗》:“跻彼公堂。”陶诗:“朝霞开宿雾。”《世说》:卫瓘见乐广曰:“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晚酣留客舞":晚宴酣畅之时留客人跳舞,

"凫舄共差池":众人的鞋子参差不齐。

# 凫舄共差池:《后汉书》:王乔为叶令,入朝数,帝令太史候望,言有双凫飞来,乃举网张之,但得双舄。诏上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此诗主题围绕重阳节时,杜甫参与奉先县令杨蕙(杨奉先)与白水县令崔顼(白水崔明府)的聚会宴饮展开。开篇以潘岳、陆云作比,夸赞两位县令。“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点出重阳宴饮的关键元素,酒与菊相得益彰。颔联“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运用环境描写,营造出清朗又庄重的氛围。尾联“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展现宴饮至晚,众人欢快起舞的场景,“凫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整首诗语言蕴藉,巧用典故,生动展现出重阳宴饮的欢乐画面,虽未直接抒情,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体现出杜甫诗歌在描绘生活场景时的精妙构思与深厚功底,是其诗作中展现人际交往与生活情趣的典型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寓居奉先(今陕西蒲城),其夫人杨氏的本族在奉先做县令,而此时杜甫舅父崔顼出任白水县尉。当年重阳节,奉先杨县令设席宴请白水崔县令,杜甫参与了此次聚会。此前杜甫在长安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此次在奉先,恰逢重阳佳节,又有与两位县令的聚会,宴会上众人坐开桑落酒、手持菊花枝,气氛热烈。杜甫目睹宴饮场景,有感而发,遂写下此诗,生动记录下这一宴饮盛事,展现出节日里欢快融洽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宴饮题材的诗。它描绘了在重阳节时,诗人杜甫参与奉先杨县令与白水崔县令聚会宴饮的场景。诗中营造出了欢快、融洽的氛围,展现了宴会上众人饮酒赏菊、直至深夜酣畅歌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聚会的记录与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的开篇“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诗人以潘岳(曾任怀县令)、陆云(曾任浚仪令)来比杨奉先与白水崔明府,使两位县令形象更具文化底蕴,也侧面表达对其称赞。对偶:颔联“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天宇”对“公堂”,“清霜净”对“宿雾披”,对仗工整,从天空与公堂的环境描写,营造出清朗又庄重的氛围,且富有节奏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运用用典手法,以潘岳、陆云分别类比杨奉先与白水崔明府,委婉表达对两位县令的赞誉。颔联“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通过“坐开酒”“把花枝”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重阳宴饮场景,洋溢着欢快氛围。颈联“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采用对偶修辞,“天宇”对“公堂”、“清霜净”对“宿雾披”,描绘出天空清朗、公堂庄重的环境,营造出肃穆氛围。尾联“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描绘宴饮至晚众人酣畅起舞的画面,“凫舄”典故增添趣味,尽显宴饮欢乐。

4. 作品点评

杜甫的《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以精巧构思展现出重阳宴饮场景。诗中巧妙用典,开篇将杨、崔二位县令比作潘岳、陆云,既显其才德,又添文化底蕴。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从宴饮细节到环境刻画,如“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生动勾勒出宴会的欢快氛围与庄重环境。全诗虽未直白抒情,但通过对宴饮场景的细致描绘,自然流露出喜悦之情,彰显出杜甫诗歌写实且蕴藉的风格。此诗不仅是对一次聚会的记录,更展现出杜甫在生活琐事中捕捉诗意、以小见大的文学功力,在其众多诗作中独具特色,为研究其生活状态与创作风格提供了生动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盆池五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代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