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泽畔伤春草":听闻您在江边为春草而感伤,
"忆在天门街里时":我回忆起在天门街时的时光。
# 天门街:长安承天门街。
"漠漠凄凄愁满眼":眼前一片阴沉凄凉,愁绪充满双眼,
"就中惆怅是江蓠":其中最让人惆怅的便是江蓠。
# 江蓠:一种香草。即川芎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和诗。诗人以万州杨使君对江边草的伤春之情为缘起,联想到自己往昔经历。描绘江边春草呈现出漠漠凄凄的景象,引发诗人满眼愁绪,尤其是江蓠更添惆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绪的理解,同时借景抒发自身的惆怅之感。
2. 写作手法
联想:“闻君泽畔伤春草,忆在天门街里时”,由听闻友人在泽畔伤春草,诗人联想到自己在天门街时的经历,通过联想拓展诗歌的情感空间,丰富诗歌内容。借物抒情:“漠漠凄凄愁满眼,就中惆怅是江蓠”,特别指出江蓠最让人惆怅,江蓠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特定情感,此处借江蓠这一具体事物进一步强化惆怅之情,是借物抒情。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闻君泽畔伤春草,忆在天门街里时”:“闻君泽畔伤春草”,点明写作缘由,是听闻友人在江边为春草而伤感。“忆在天门街里时”,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在天门街的时光,将自己的回忆与友人当下的情绪相联系,暗示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触,为后文抒情做铺垫。后两句“漠漠凄凄愁满眼,就中惆怅是江蓠”:“漠漠凄凄愁满眼”,描绘出江边一片阴沉、凄凉的景象,诗人的愁绪如眼前之景般弥漫开来。“就中惆怅是江蓠”,在众多引发愁绪的事物中,特别强调江蓠带来的惆怅,以江蓠这一意象深化惆怅的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集中、深刻。
下一篇:唐·白居易《望亭驿酬别周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