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千里水云间":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千里云水相连,
"钓艇如萍去复还":那江上的钓鱼小船如同浮萍一般,来来去去。
"楼上北风斜卷席":在岳阳楼上,北风呼呼地吹着,斜斜地卷起了席子,
"湖中西日倒衔山":洞庭湖中的夕阳仿佛倒衔在山峦之间。
"怀沙有恨骚人往":当年屈原心怀遗恨,怀抱沙石投江自尽,如今那写下《离骚》的诗人已经远去,
"鼓瑟无声帝子闲":湘水女神娥皇、女英也不再弹奏瑟曲,似乎悠闲自在。
"何事黄昏尚凝睇":为什么在这黄昏时分我还久久地凝视远方,
"数行烟树接荆蛮":只看见几行被烟雾笼罩的树木,一直延伸到那遥远的荆蛮之地。
晚唐诗人
崔珏(?~?),唐代诗人。字梦之,清河(今属河北)人,寄寓荆州(今湖北江陵)。大中间登进士第,咸通间由荆南幕府拜秘书省校书郎,官至侍御史。崔珏诗深受齐梁体、杜甫及李商隐作品影响,修辞丰富,巧用对仗、比喻、夸张、想象、互文、用典等手法,语言精妙绝伦。诗风与李商隐相类,多秾丽言情之作。以《和友人鸳鸯之什》著名,因此获称“崔鸳鸯”。《哭李商隐》《有赠》等均为佳作。
1. 分段赏析
首联“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诗人以宏大的视野,勾勒出天地间辽阔的水云景象,“乾坤千里”尽显空间之浩瀚,钓艇在其间往来,仿若萍叶般渺小,一宏大一微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洞庭湖的浩渺苍茫。颔联“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从楼上的动态“北风斜卷席”,到湖中静态之景“西日倒衔山”,动静结合,视听相融。西日仿佛倒衔于山中,画面奇特而壮美,为傍晚的洞庭湖增添了几分雄浑之气。颈联“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诗人运用典故,“怀沙有恨骚人往”提及屈原投江之事,屈原含恨赴死,给人以沉重之感;“鼓瑟无声帝子闲”则关联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如今鼓瑟之声不再,帝子亦空余闲愁。借古人事迹,为眼前之景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沧桑之感。尾联“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以疑问收尾,黄昏时分,诗人仍凝神远眺,只见数行烟树连接着荆蛮之地。这既是实景描写,又暗示了诗人思绪的悠长,或许在为历史兴衰、人生境遇而感慨,将情感融入苍茫暮色之中,意境悠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