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ò

朝代:唐作者:王绩浏览量:1
wèn
jūn
zūn
jiǔ
wài
zuò
gèng
yǒu
tán
míng
rén
suǒ
sān
nán
hūn
lìng
jià
xián
bǎi
nián
suí
fèn
liǎo
wèi
xiàn
zhì
fāng

译文

有人问你在饮酒之外,独自坐着还有什么需求。有客人来谈高深的道理,没有人来索取田地租税。三个儿子都娶了名门望族的女子,五个女儿也都嫁给了贤良的丈夫。这一生随缘度过,没有什么遗憾,不去羡慕那神仙居住的方壶仙境。

逐句剖析

"问君樽酒外":有人问你在饮酒之外,

# 问君:系作者自问。

"独坐更何须":独自坐着还有什么需求。

"有客谈名理":有客人来谈高深的道理,

# 谈名理:《世说新语·言语》:“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这里暗用此典。名理,从汉末清议发展而成的辨名析理之学,系魏晋清谈的一种内容。这里泛指闲谈聊天。

"无人索地租":没有人来索取田地租税。

"三男婚令族":三个儿子都娶了名门望族的女子,

# 三男婚令族:三男二句:当系实写,然亦暗用向长典。皇甫谧《高士传》载向长“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这里亦隐寓子女娶嫁事毕,再无萦怀之事的意思。

"五女嫁贤夫":五个女儿也都嫁给了贤良的丈夫。

"百年随分了":这一生随缘度过,没有什么遗憾,

# 随分:随便、任便之意。

"未羡陟方壶":不去羡慕那神仙居住的方壶仙境。

# 方壶: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即“方丈”,因其形如壶状,故又称“方壶”。,陟: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坐》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首联以问答形式引出独坐情境,颔联说明有客人谈理、无人索租的安宁生活,颈联展现子女婚姻美满的状况,尾联表达诗人随缘度日、不慕神仙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质朴,情感平和,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这两句诗中“问君”以对话形式开篇,“樽酒外”点明场景是在饮酒之外,“独坐更何须”则通过问答引出诗人独坐时的心境,看似平淡,却为后文的生活描述埋下伏笔。颔联:“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这两句诗中“有客谈名理”描绘出诗人生活中有友人来访,一起探讨高深的道理,增添了生活的文化氛围。“无人索地租”则说明诗人没有世俗的纷扰,生活安宁,进一步体现出田园生活的惬意。颈联:“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这两句诗中“三男”“五女”具体写出子女的数量,“婚令族”“嫁贤夫”表明子女婚姻美满,体现出家庭的幸福和谐,展现出诗人作为父亲的自豪和对生活的满足。尾联:“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这两句诗中“百年随分了”表达诗人对自己一生的看法,随缘度过,没有遗憾。“未羡陟方壶”则表明诗人不羡慕神仙居住的方壶仙境,体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下一篇:唐·张九龄《秋夕望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