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醉吟身":从早到晚沉醉在吟诗饮酒中,
"相思又此春":又在这个春天涌起相思之情。
# 又此春:一作何处申。
"雨中寄书使":在雨中派遣使者寄信,
"窗下断肠人":窗下是我这个悲痛欲绝的断肠人。
"山卷珠帘看":卷起珠帘眺望青山,
"愁随芳草新":忧愁随着新长的芳草不断滋生。
"别来清宴上":分别之后在清逸的宴会上,
"几度落梁尘":你的歌声不知让梁上的灰尘落了几回。
# 落梁尘:谓歌声清越嘹亮,震落梁上灰尘。
中晚唐女冠诗人
鱼玄机(844?~868),唐代诗人。原名幼薇,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补阙李亿妾,因李妻不容,于咸通中出家为女道士。鱼玄机的诗多写男女情思,属对工稳,遣词用典有新意,写男女之情真切细腻、坦率热情,也有婉曲细腻、意境雄浑阔大、恬淡悠闲之作。其诗善用意象,注重炼字以及艺术手法和叠字的使用。其诗作展现了女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一些唐朝的社会活动,同时体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以及乐观的生命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爱情观念,为后世女性主义的研究作出贡献。有作品《寄李亿员外》《江行》《赋得江边柳》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此联从诗人自身状态切入,“旦夕”强调时间的连续性,描绘出诗人从早到晚沉浸于醉吟的生活状态。“醉吟身”看似悠闲自在,实则暗示着内心的排遣与无奈。“相思又此春”点明在又一个春天里,相思之情悄然涌起。一个“又”字,说明这种相思并非首次,增添了情感的厚重感,将诗人入道后表面闲散、内心却对尘世生活念念不忘的矛盾心境展现出来,为全诗奠定了相思的情感基调。颔联“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该联通过场景刻画来抒情。“雨中寄书使”描绘出在细雨纷纷中,诗人派遣使者寄书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窗下断肠人”则聚焦于自身,“断肠人”一词将诗人因情感创伤而悲痛欲绝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合背景可知,诗人以道姑身份,诉说自己被丈夫抛弃后的悲苦,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哀怨与痛苦,情感表达直抵人心。颈联“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这一联情景交融。“山卷珠帘看”,描绘出诗人卷起珠帘眺望青山的闲适举动,展现了道观生活相对安逸的一面。然而,“愁随芳草新”笔锋一转,以“愁”字为核心,将内心的苦闷与外在的芳草相联系。“新”字不仅形容芳草不断生长变新,更象征着诗人的愁绪如芳草般无尽滋生,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看似闲适的道观生活中,内心世界的空虚与苦闷无法排遣,两种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尾联“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尾联从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转向对友人的牵挂。“别来清宴上”点明与友人分别后的时光,“清宴”暗示友人所处的社交场合。“几度落梁尘”运用典故,以“落梁尘”形容友人歌声清越美妙。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通过想象友人在宴会上的欢娱,反衬出自己在道观中的孤寂,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
2. 作品点评
通观全诗,此为诗人以诗代简之作。前三联中,女诗人向友人诉说自己于道观看似神仙般悠闲的生活,却难掩对尘世的留恋怀念;末联则表达了对友人及其别后生活的思念关切。
# “雨中”“窗下”,只平常衬贴字耳,一经聪明人用来,不知如许宛转骀宕。
明钟惺《名媛诗归》
上一篇:唐·贯休《杂曲歌辞·古离别》
下一篇:唐·龙女《感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