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伯氏别":与你和你的兄长分别之后,
# 氏:一作“兄”。
"又欲与君离":如今又要与你分离。
"君行无几日":你这一去没几天,
"当复隔山陂":很快又会被山川阻隔两地。
# 陂:山坡,或池塘。,当复:将又。
"苍茫秦川尽":茫茫的秦川渐渐远去,
# 秦川:指秦岭以北的陕西甘肃一带,因春秋战国时属秦而得名。
"日落桃林塞":落日洒在桃林塞。
"独树临关门":一棵孤树挺立在关门旁,
"黄河向天外":黄河奔腾流向天外。
"前经洛阳陌":之前我经过洛阳的街道,
# 陌:路。
"宛洛故人稀":那里的故交已稀少无几。
# 宛洛:宛,南阳;洛,洛阳。
"故人离别尽":身边的故人都已纷纷离去,
# 离别尽:一作“尽离别”。
"淇上转骖騑":如今你也要前往淇水之畔赴任,
# 骖騑:古代驾车的马,在中间的叫服,在两边的叫騑,也叫骖。
"企予悲送远":我踮起脚尖悲伤地目送你远行,
# 企:踮起脚尖。
"惆怅睢阳路":望着那令人惆怅的睢阳路。
"古木官渡平":古老的树木生长在平坦的官渡,
# 官渡平:《王维集》作“官渡半”。
"秋城邺宫故":秋天的邺城尽显昔日邺宫的沧桑。
# 宫:一作都。
"想君行县日":想象你在魏郡巡视各县之时,
"其出从如云":出行时随从众多如云。
# 其出从:一作“其从出”。
"遥思魏公子":脑海中远远地追思起战国时期的魏公子无忌,
# 魏公子:《史记》,“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复忆李将军":又回忆起三国时期的李典将军。
# 李将军:即李太守。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等句,通过描写辽阔苍凉的景色,如茫茫的秦川、落日、独树、黄河等,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愁绪与不舍之情融入到这些景物之中,借景抒情,使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含蓄。用典:“邺宫”“魏公子”“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等句运用了与魏郡相关的历史典故,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使诗歌语言更为精炼,同时通过这些典故展现了魏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暗示李太守赴任之地的重要与特殊,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衬托:以曹丕之文采、李典之武功来衬托李太守任职时的丰姿,不直接写李太守的才能与风采,而是借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来侧面烘托,使李太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钦佩之情。虚实结合:诗中对眼前离别的描写以及对友人赴任途中所见景物的想象是实写,如“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等;而对魏郡历史古迹的联想以及对李太守到任后情景的想象则是虚写,如对“邺宫”等古迹的描述及以曹丕、李典来想象李太守的丰姿等。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空间,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
2. 分段赏析
开篇四句:离别愁绪直抒。诗的开篇,王维便直截了当地倾诉与友人李太守及其兄长分别的不舍。频繁的聚散,让诗人深感无奈,短短几句,将离别的愁绪毫无保留地展现。“无几日”“复隔”等词,强化了分别的紧迫感与惆怅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这种直白的表述,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让人们深切体会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中间四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友人赴任途中的壮丽景色。苍茫的秦川在视野中渐远,落日余晖洒在桃林塞,一棵孤树矗立在关门旁,黄河奔腾向天外。这几句诗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却又略带孤寂的画面。宏大的自然景观,既暗示了友人赴任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又以景衬情,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融入其中。景色的辽阔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凸显了离别的沉重。后四句:古迹引发感慨此段诗人从眼前之景转向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曾经走过洛阳的街巷,那里的故交已寥寥无几。如今,身边的故人也纷纷离散,友人即将奔赴淇上。洛阳作为繁华古都,本应充满故人的踪迹,然而现实却是“故人稀”,这种对比更添了几分伤感。“故人离别尽”一句,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推向高潮,同时也为友人的远行增添了一份沧桑感。结尾八句:借典祝愿友人。诗人怀着悲伤与不舍,遥望友人远去的睢阳路。接着提及官渡、邺宫等魏郡的古迹,以古木的沧桑、秋城的寂寥,暗示魏郡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繁华。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到任后出行时随从如云的场景,以曹丕之文采、李典之武功来衬托李太守的不凡风采,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魏郡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这几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巧妙地运用典故,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通过不同段落的层层递进,王维在《送魏郡李太守赴任》中,不仅抒发了离别之情,还融入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高超艺术水准。
上一篇:唐·白居易《折剑头》
下一篇:唐·韦庄《听赵秀才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