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qiū
yáng
gōng
tái
shàng
yàn

朝代:唐作者:张继浏览量:3
shuāng
shàng
gāo
tái
shuǐ
guó
qiū
liáng
āi
wàn
dié
yín
shān
hán
làng
háng
xié
zǎo
hóng
鸿
lái
shuí
jiā
dǎo
liàn
chéng
chù
yuǎn
xìn
huí
jiāng
hàn
zhǎng
shēn
dìng
huā
sān
xiào
huái
怀
kāi

译文

在凄冷的霜日登上高台,水乡的秋日寒凉,让客居之人满怀哀愁。层层寒浪涌起如银山万叠,一行早来的大雁排成斜字飞过天空。暮色中不知谁家在孤城捣练,又不知何处能收到远方寄来题有诗句的衣裳。江汉路途漫长,身世漂泊不定,看到菊花绽放仿佛在欢笑,聊以宽解这羁旅的愁怀。

逐句剖析

"凄凄霜日上高台":在凄冷的霜日登上高台,

"水国秋凉客思哀":水乡的秋日寒凉,让客居之人满怀哀愁。

"万叠银山寒浪起":层层寒浪涌起如银山万叠,

# 起:一作去。

"一行斜字早鸿来":一行早来的大雁排成斜字飞过天空。

"谁家捣练孤城暮":暮色中不知谁家在孤城捣练,

"何处题衣远信回":又不知何处能收到远方寄来题有诗句的衣裳。

"江汉路长身不定":江汉路途漫长,身世漂泊不定,

"菊花三笑旅怀开":看到菊花绽放仿佛在欢笑,聊以宽解这羁旅的愁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是唐代张继创作的七言律诗。一说是李群玉写的。运用借景抒情、视听结合、用典等手法,描绘宴集所见秋景,抒发羁旅怀乡之情。首联点题,颔联、颈联写景抒情,尾联感慨身世。全诗情感细腻,意境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点明时间是秋日霜晨,诗人登上高台,水国秋凉的环境触发了他作为客居之人的哀愁,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描绘了江上寒浪如雪堆般翻涌,天空中早来的大雁排成斜字飞过的景象。借景抒情,以寒浪、早鸿暗示自身的漂泊与思乡之情。颈联“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傍晚时分,孤城之中传来捣练声,引发诗人对远方书信的期盼,进一步烘托出客居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尾联“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诗人感慨江汉路途漫长,自己身世漂泊不定,而菊花的绽放似乎在劝慰自己,试图以乐观的心态排遣旅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欧阳玭《榆溪道上》

下一篇:唐·骆宾王《尘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