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自相送":在江边为楚地的朋友送行,
"沾裳春水边":我们临别依依,泪下沾襟。
"晚来风信好":傍晚时分,柔美的江风吹过,
"并发上江船":我们同上江船出发。
"花映新林岸":岸边的树林里繁华盛开,相互映衬,
"云开瀑布泉":云散了,天清了,两岸有瀑流有山泉。
"惬心应在此":此时此刻心情惬意闲适,
"佳句向谁传":只是你走之后,再无知音,清词丽句有谁欣赏呢?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点明送别场景。在这悠悠春水之畔,来自楚地的人们相互送别,“沾裳”二字将离别的悲伤刻画得淋漓尽致,泪水潸然,浸湿衣裳,可见其情之深、意之切。此处以景衬情,春日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可在这离别之际,春水不仅未能带来欢愉,反而更添伤感,强化了离别的氛围。颔联“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时间推移至傍晚,此时风向适宜,众人一同登上江船,即将踏上旅程。“晚来”营造出一种暮色笼罩的氛围,给离别增添了几分惆怅。而“风信好”看似带来一丝希望,实则更凸显出离别的无奈,即便风助力行船,也无法阻挡友人的离去。颈联“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诗人笔锋一转,从眼前的送别场景转向对友人旅途中庐山景色的想象。江岸新林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相互辉映,美不胜收。云雾散开后,庐山瀑布如白练般飞泻而下,气势磅礴。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一静一动,描绘出庐山春景的壮美与秀丽,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领略这般美景的羡慕,也暗示了人生如旅途,会有美好风景等待发现。尾联“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诗人认为友人置身如此美景,定会心情愉悦。然而,又担忧友人的绝妙诗句无人欣赏、无人传颂。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认可,更流露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同身受,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将送别之情推向更深层次,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