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召募逐楼船":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
# 楼船:亦作“楼舩”。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有时也指有楼饰的游船。唐杜甫《城西陂泛舟》,逐:追随,指从军。,召:一作占。,耕夫:农民。
"春草青青万顷田":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 春草青青:本是美景,但长在农田里,就是荒芜颓败之景了。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
# 郡郭:城外为郭,郭外为郡,指郊区。,窥:望。,吴门:即阊门。,试上:请上。
"清明几处有新烟":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 新烟:古代风俗,每年冬至后第一百零六日(即清明前一日),不烧火,吃冷饭菜,叫寒食,又名禁火或禁烟。过了这天,再重新生火,称为新火或新烟。据说,这种风俗起源于纪念春秋时代晋国一位名叫介之推的人。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社会现实题材诗。诗中通过描写春日田园与社会景象的强烈反差,展现了战乱给民生带来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生产、百姓流离失所的痛心与感慨。
2. 分段赏析
“耕夫召募逐楼船”——首句以白描手法直陈农夫被强征入伍的史实,平实的叙述暗含诗人对“壮丁尽失”的愤懑。此句为全诗之“因”,既点明田园荒芜的根源,又呼应张继一贯的写实风格,以直击现实的力量引发读者共鸣。“春草青青万顷田”——次句以春草繁茂反衬田畴荒废,青草遍野却无禾苗的悖反画面,揭露战乱导致“无人耕种”的凋敝。春景与荒凉的强烈反差,强化了民生疾苦的悲剧性。“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末句借“吴门”呼应题面“阊门”,诗人登高远眺,只见城郭寥落、炊烟稀疏。清明本应“处处新烟”,而今仅存“几处”,以反诘语气收束,将战乱导致“妇孺离散、人烟断绝”的惨状推向高潮。
# 极写乱时情景,与“试向城楼高处望”二句同意。
清小说家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此诗因登城眺望,见田野荒芜,人民流散,皆因募农民为水兵也。“春草”句言田园荒芜,“清明”句言人民流散。……唐自天宝乱后,兵源缺乏,募民为兵,以致人民逃亡者多,故当清明之时,举火之户甚少,故曰“清明几处有新烟”。
近代文学家、学者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杜甫《泊松滋江亭》
下一篇:唐·崔敏童《宴城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