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宫女捧丹砂":紫阳宫的宫女手捧朱砂,
# 丹砂:即朱砂,道教徒用以炼丹。此指仙丹。,紫阳:指仙宫。道教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
"王母令过汉帝家":奉西王母之命前往汉朝都城。
# 令:一作今。
"春风不肯停仙驭":春风不愿停驻仙人的车驾,
# 仙驭:仙驾。指仙人乘坐的鹤、龙、凤等。
"却向蓬莱看杏花":转而望向蓬莱仙境中绽放的杏花。
# 蓬莱:传说中的海外仙山。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紫阳宫女捧丹砂”以道教修行场景开篇,“紫阳宫”本就带有神秘的道教色彩,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仙界相关。“宫女”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而“捧丹砂”这一动作则进一步强化了神秘氛围,丹砂在道教文化中往往与炼丹、长生等概念紧密相连,暗含修真者追求长生的象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奇幻的基调。次句“王母令过汉帝家”承接前句,通过神话人物与历史帝王的并置,将故事的发展推向新的层面。王母是神话中极具权威的女神形象,她的命令使得整个事件更具庄重感和神圣性。其“令”字凸显仙界对人间秩序的介入,“过汉帝家”则巧妙地将仙界与人间联系起来,汉帝家代表着人间的权力中心,仙界与人间在这一刻产生了交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张力。此句既延续道教文学中“谪仙降世”的母题,又以历史地理的明确指向(汉都长安)增强诗歌的叙事可信度,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第三句“春风不肯停仙驭”转写仙界动态,以拟人化的“春风”与“仙驭”呼应前两句的静态场景,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不肯停仙驭”形象地描绘出春风似乎不愿意为仙人的车驾停留,生动地表现出春风的灵动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仙驭前行的匆匆。“仙驭”代表着仙人所乘坐的车驾,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仙幻色彩,而“停”与“不肯”的矛盾修辞,暗示永恒仙境与短暂人世的本质差异。末句“却向蓬莱看杏花”收束全篇,“蓬莱”作为东海仙山代表,与首联的“紫阳宫”形成道教地理的双重坐标,“看杏花”这一行为看似平常,但在仙幻的背景下却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末句以“看”字将视觉焦点引向远方,既延续“春风”的流动感,又以杏花的柔美中和仙界的冷峻,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前文,使整首诗的情节更加完整,同时也以优美的意境收尾。
下一篇:唐·刘方平《秋夜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