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gǒu

朝代:先秦作者:列御寇浏览量:2
yáng
zhū
zhī
yuē
ér
chū
tiān
jiě
ér
fǎn
gǒu
zhī
yíng
ér
fèi
zhī
yáng
jiāng
zhī
yáng
zhū
yuē
:“
:“
yóu
shì
xiàng
zhě
shǐ
使
gǒu
bái
ér
wǎng
hēi
ér
lái
néng
guài
zāi
?”
?”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逐句剖析

"杨朱之弟曰布":杨朱的弟弟叫杨布,

# 曰:名叫。,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衣素衣而出":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

# 衣素衣:穿着白衣服。衣:穿。素:白色的。

"天雨":天下起了雨,

# 雨:下雨。

"解素衣":杨布便脱下白衣,

# 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衣缁衣而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

# 反:同“返”,返回,回家。,缁:黑色。

"其狗不知":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

# 知:了解,知道。

"迎而吠之":就迎上前冲他叫。

# 吠:(狗)大叫。,而:连词,表示顺承。

"杨布怒":杨布十分生气,

# 怒:生气,愤怒。

"将扑之":准备打狗。

# 扑:打、敲。,将:打算。

"杨朱曰":这时杨朱说:“

"子无扑矣":你不要打狗,

# 子:你。

"子亦犹是也":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

# 犹是:像这样。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

# 使:假使,假若。,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岂能无怪哉":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 怪:对……感到奇怪。,:同“毋”,不,不要。,岂: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杨布打狗》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的一篇寓言。出自《列子·说符》。这篇寓言通过简洁故事传递深刻道理。内容讲述杨朱之弟杨布穿白衣出门,遇雨换黑衣返回,家中狗因毛色变化不识而吠,杨布欲打狗,被杨朱劝阻。以狗因外表变化认不出主人为核心情节,讽刺人因事物表面变化而误解本质的行为。写作上采用寓言形式,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通过人物对话和简单情节揭示哲理,语言质朴直白,对比鲜明(白衣与黑衣、打狗与劝诫),让道理通俗易懂。故事虽短,却深刻指出看待事物应透过表象看本质,遇到问题先审视自身而非苛责他人。其以小见大的写法,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列御寇(前450?~前375?),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又称列圉寇、列子等。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其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掺合。主要作品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纪昌学射》等。著有《列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文出自《列子》,全书以《天瑞》开篇,以《说符》收尾,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符”在古代有符信、符验之意,“说符”探讨的是“道”如何在人事中得到印证。《说符》篇收录三十余则寓言故事和哲理论述,通过生动的事例,探讨了“道”与“智”、“名”与“实”、“持身”与“治国”等多组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智慧,展现出道家崇尚顺应自然、灵活变通的思想内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蕴含哲理的寓言故事。讲述了杨布穿白衣出门遇雨换黑衣返家,狗因毛色变而吠,杨布欲打狗,被兄杨朱以类比劝阻,通过杨布换衣遭狗吠的故事,告诫人们看待事物应透过表面看本质,避免因表象变化而误解,同时倡导以理性化解矛盾,揭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2. 分段赏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点明人物与初始行为。杨布穿白衣出门,简洁交代背景,为后续情节做铺垫。“衣素衣”重复用词,突出着装特征,使画面更具体。“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写天气变化与杨布换装。下雨是情节转折的关键,“解”“衣”“反”三个动作连贯,展现杨布因雨换黑衣回家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狗的反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写狗的反应。狗因杨布衣着颜色变化而不认识,对着他吠叫,这一细节生动呈现了动物以貌辨人的本能,也为杨布发怒做了铺垫。“杨布怒,将扑之”,写杨布的情绪与行为。杨布因狗的吠叫而发怒,想要打它,表现出他一时的冲动,也符合普通人遇到此类情况的正常反应,使故事更真实。“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写杨朱的劝诫。杨朱以假设狗“白往黑来”的情况反问,指出杨布换衣遭吠的道理,借日常小事揭示“以貌取人会出错”的哲理,语言直白却富有启发性,让故事有了深刻的寓意。

3. 作品点评

这篇寓言故事揭示:当自身状态改变,就不应责怪他人态度随之转变。狗因外表变化误认主人,这一行为不足为奇;而人若只盯着事物表面,不探究内在本质,也会陷入同样的认知误区。现实生活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固守陈旧观念看待新事物,必须学会拨开表象迷雾,洞察事物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无衣》

下一篇:先秦·《诗经·小雅》《伐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