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wǎn
shān
zhuāng
shuài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1
sān
chūn
wǎn
tián
yuán
wàng
tōng
yóu
héng
shù
dié
luàn
cóng
zhú
lǎn
piān
shuǐ
huā
kuáng
dài
fēng
wéi
shī
jiǔ
dāng
liǎo
shēng
zhōng
tián
jiā
lín
zuò
yuán
chūn
yīng
fēi
xuǎn
shù
jīng
lún
shān
shuǐ
tán
qín
jìn
fēng
huā
zhuó
jiǔ
pín
nián
huá
gāo
xìng
liú
rén

译文

在暮春的夜晚独自徘徊,向四周望去田园通达开阔。空中飘荡的游丝在树间悬挂着,蝴蝶在草丛间自由自在地飞舞嬉戏。慵懒的竹子偏爱临水生长,狂放不羁的花朵不等风吹就已然醉倒。只留下诗与酒对我有意,我将在其中终了此生。田家山庄四周没有邻居,独自占有这一园春光。黄莺啼叫不挑剔树木,鱼儿嬉戏不会惊动钓线。欣赏着高山流水尽情抚琴歌唱,微风吹拂下在繁花前多次饮酒作乐。美好的年华已经足够喜人了,高涨的兴致又留人住下。

逐句剖析

"顾步三春晚":在暮春的夜晚独自徘徊,

# 三春:即春季第三个月,暮春三月。,顾步:独自徘徊。

"田园四望通":向四周望去田园通达开阔。

"游丝横惹树":空中飘荡的游丝在树间悬挂着,

# 横惹:杂乱地牵挂。,游丝:蜘蛛等昆虫吐的丝,因飘荡在空中,所以叫游丝。

"戏蝶乱依丛":蝴蝶在草丛间自由自在地飞舞嬉戏。

"竹懒偏宜水":慵懒的竹子偏爱临水生长,

# 宜水:形容适宜生长在水滨。,偏:侧,侧重一面也谓之偏。,竹懒:竹枝不摇。

"花狂不待风":狂放不羁的花朵不等风吹就已然醉倒。

# 花狂:花瓣乱落。狂,痴狂,放荡。

"唯余诗酒意":只留下诗与酒对我有意,

"当了一生中":我将在其中终了此生。

"田家无四邻":田家山庄四周没有邻居,

# 田家:农家。这里指作者的山中别墅。

"独坐一园春":独自占有这一园春光。

# 一园春:犹言满园春色。

"莺啼非选树":黄莺啼叫不挑剔树木,

# 选树:表现了是树皆好,树树可停。选树,挑拣着树而停落。

"鱼戏不惊纶":鱼儿嬉戏不会惊动钓线。

# 不惊纶:表示无垂钓者,鱼得以恣意地乐游。纶,钓绳,用丝缕合成。

"山水弹琴尽":欣赏着高山流水尽情抚琴歌唱,

"风花酌酒频":微风吹拂下在繁花前多次饮酒作乐。

"年华已可乐":美好的年华已经足够喜人了,

"高兴复留人":高涨的兴致又留人住下。

# 留人:使人不忍离去。,高兴:雅兴,欣赏田园风光的逸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诗中记述了诗人在山中别墅的生活片段,第一首描写暮春时节漫步田园的所见所感,第二首则刻画独坐春园抚琴饮酒的闲适时光。两首诗通过“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等细腻笔触,展现了春日山野的生机盎然,也流露出诗人寄情诗酒、亲近自然的山居意趣。诗作语言平实自然,写景生动,在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人晚年在长安附近的太白山下居住,后迁至河南中部的具茨山下,购置数十亩田地,疏通河道引颍水环绕住宅。这组《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应作于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田园律诗。描写了诗人暮春时节在山庄的闲居生活,有游丝戏蝶的春日景致,也有独坐园中听莺啼、观鱼戏的悠然时光。诗中透露出以琴酒自娱的闲适心境,展现了亲近自然的山居乐趣。

2. 写作手法

拟人:“竹懒偏宜水”运用比拟手法,将竹子拟人化为慵懒之态,生动展现了修竹临水而生的优雅情态,借此衬托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反衬:以动衬静,“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以游丝飘荡、蝴蝶纷飞的动态景象,反衬出春日山庄宁静祥和的整体氛围。对比:“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通过自然万物自得其乐与诗人郁郁寡欢的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情景交融:“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将抚琴饮酒的闲适活动与山水风花的美景完美融合,展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超脱心境。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漫步田园的情景。开篇“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两句,既交代了时间正值暮春三月,又描绘出诗人独自漫步时所见到的开阔田园景象。这里的“三春”特指春季的最后阶段,草木最为繁盛,与诗题中的“春晚”形成巧妙呼应。诗中“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二句,通过“横”字生动地表现出蛛丝斜挂在树枝上的姿态,用“乱”字传神地刻画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活泼场景,将春日里这些细微的动态描绘得活灵活现。“竹懒偏宜水”一句运用拟人手法,以“懒”字赋予翠竹人的情态,展现出其依水而立的慵懒之姿,“偏”字更增添了几分随性自然的韵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花狂不待风”,写出春花恣意绽放的狂放之态,仿佛不需春风催促便已盛开,似乎也感染了诗人的豪放情怀。结尾“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二句,在描绘了诸多美好春景后,笔锋一转,流露出低沉的情绪。诗人感叹唯有诗酒可以慰藉余生,“当了”二字道出心中多少无奈与愁苦。此时万物生机勃勃,而诗人却因久病缠身、仕途不顺,面对美景反而更添伤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写景细致入微,在展现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绪。第二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春日园中闲适自处的场景。“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两句,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画面,展现出山庄环境的清幽宁静。其中“独坐一园春”的描写,流露出诗人享受独处时光的闲适心境,也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二句运用否定句式,通过“非选树”表现黄莺随处欢啼的自然之态,用“不惊纶”刻画鱼儿自在游弋的悠然之姿。这种表达方式比正面描写更能突出自然生灵的无拘无束,也反映出诗人融入自然的闲适情怀。“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两句,描写诗人在山水之间尽情抚琴,在花前频频举杯的场景。这与李白笔下“两人对酌山花开”的直率表达不同,更多了几分含蓄内敛的韵味。结尾“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看似写乐,实则暗含无奈,结合前诗可知,诗人不过是想借美景诗酒来排遣余生寂寞罢了。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在展现田园闲趣的同时,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复杂的心绪。

4. 作品点评

诗人笔下的山庄景致,既展露其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又暗含孤标高致的自许之意,更饱含对山水田园的由衷热爱。这两首作品突破传统,未取五古形式,而以新兴五律写就,格调明快,语言清丽,别具雅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卢此一诗,清润可敌子安,此即其高于骆丞处。谭云:语其有清光。“尽”字好。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首联得趣。次联轻而不浮。末五字有辞病,细味始知。

明唐汝询《唐诗解》

# 鱼鸟忘机,山水风花得兴,总指独坐春园景趣,优游自在,宁知年华消长。“留人”乃春兴留人也。妙在“独坐”句“一园春”三字,便多满前活泼处,弹琴酌酒何如鱼鸟飞跃于天渊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稳当而已。此等诗虽无深意,却是开唐人风气者。

清顾安《唐律消夏录》

# 清稳诗,自开后人风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此得其性情之正,可为正风。

清叶蓁《唐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世民《远山澄碧雾》

下一篇:唐·罗隐《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