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住最高处":住在最高的地方,
# 高:一作居。
"千家恒眼前":千家万户总是在眼前。
"题诗饮酒后":题写诗句在饮酒之后,
"只对诸峰眠":只对着群山入睡。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生活的七言绝句。介绍了在城中最高处居住的情景,描绘了从高处看到的千家景象和饮酒题诗后对着山峰入眠的画面,体现了居所地势之高和视野之开阔,营造了宁静闲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只对诸峰眠”,诗人将山峰当作可以相对而眠的对象,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态,仿佛山峰成了能与自己交流的伙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相融的状态。白描:“高住最高处,千家恒眼前”,用简洁质朴的语言直接描绘出居所的高远和视野的开阔,不加修饰,却清晰地展现出居高临下的景象。对比:诗中“最高处”“千家”“诸峰”等意象形成对比。通过高居者视角下繁华市井与静谧群山的对比,展现出不同场景的差异,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高住最高处”:此句重复“高”字,强调居所处于极高位置,与低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居住环境的高远。这种高度不仅是地理上的,也为后文展现开阔视野和超然心境埋下伏笔,语言直白却有力量。“千家恒眼前”:以“千家”的繁华市井与后文“诸峰”的静谧形成对比,写出居高临下时,万家景象常现眼前的开阔。眼前的热闹与后文的孤寂形成反差,凸显环境的独特。“题诗饮酒后”:描绘文人题诗饮酒的雅事,与前两句的静景形成动静对比,展现生活气息。这一活动为后文的“眠”做铺垫,体现从热闹到宁静的过渡,自然流畅。“只对诸峰眠”: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峰视作可对话的伙伴,与“千家”的喧嚣形成对比。以山峰为伴入眠,传递出超然物外的淡泊,让静谧感更突出,手法巧妙而不刻意。
上一篇:唐·元稹《杂忆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