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相西亭鹅一群":房相西亭里有一群鹅,
# 西亭:即房公池。,房相:房琯。曾在安史之乱初起时拜相,陈陶兵败后罢相。
"眠沙泛浦白于云":它们在沙滩上休息,在水面上漂浮,洁白得比云朵还要白。
# 于:一作如。
"凤凰池上应回首":到了凤凰池边它们应该会回首,
# 凤凰池:禁苑中池沼,代指朝廷。
"为报笼随王右军":好像是在报告房相自己要被笼子装着跟随王右军而去。
# 笼随王右军:用晋王羲之好鹅典事。右军将军王羲之性好鹅,闻山阴道士处有好鹅十余,往求市易,道士言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去。此扣题中一“得”字。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鹅的七言绝句,整首诗语言幽默明快,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同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趣味。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眠沙泛浦白于云”对鹅的生活状态和外貌进行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鹅的可爱形象。用典:“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运用了王羲之爱鹅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使诗歌更具表现力。拟人:赋予鹅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想象鹅在凤凰池上回首,仿佛在向房相报告,使鹅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3. 分段赏析
《得房公池鹅》前两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开篇点明鹅的出处是房相西亭,接着描绘鹅的状态,它们有的在沙滩上休息,有的在水面上漂浮,洁白的颜色比云朵还要白。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眼前浮现出一群可爱的白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后两句:“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诗人运用典故,凤凰池是朝廷重要之地,此处借指房相所在的官场。诗人想象这些鹅到了凤凰池边会回首,好像是在告诉房相自己要像当年被王羲之带走的鹅一样,跟随王右军而去。这两句充满了幽默和想象,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趣味性。
上一篇: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
下一篇:唐·杜甫《泊松滋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