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suǒ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浏览量:2
shuí
yán
shēng
jiǔ
shì
jūn
bié
shàng
fāng
yóu
zài
shū
wèi
miè
yāo
zhōng
shuāng
dài
mèng
wéi
tóng
xīn
jié
cháng
kǒng
suǒ
yáo
huá
wèi
rěn
zhé

译文

离别的时间虽然很长,自己却刚刚感到与丈夫分别。还闻得见对方衣服上的香味,对方交给自己的情书还握在手里,字迹尚未磨灭。我腰襟上佩戴的两条绸带,在梦中变作了同心结。恐怕自己的心思被他人看出,不敢去折瑶华赠给情人。

逐句剖析

"谁言生离久":离别的时间虽然很长,

"适意与君别":自己却刚刚感到与丈夫分别。

# 意:当作“忆”。,适:才。

"衣上芳犹在":还闻得见对方衣服上的香味,

# 芳:情人留下的体香。

"握里书未灭":对方交给自己的情书还握在手里,字迹尚未磨灭。

# 书:情人的书信。

"腰中双绮带":我腰襟上佩戴的两条绸带,

# 绮带:绸带。

"梦为同心结":在梦中变作了同心结。

# 同心结: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二之意。

"常恐所思露":恐怕自己的心思被他人看出,

# 所思:指自己思慕情人的感情。

"瑶华未忍折":不敢去折瑶华赠给情人。

# 瑶华:琼花,指情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有所思》是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五言诗。当时南朝齐刘绘、王融等文人多以“有所思”为题创作思亲离别之作,萧衍受此启发写下此篇。全诗构思新颖,开篇以“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打破传统离别书写模式,从看似不应相思起笔,转而深入描绘相思之苦,凸显思妇情意深切。“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借嗅觉与触觉感知,将衣物残留的香气、手中未磨灭的书信与相思之情相连,使情感具象化;“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运用比喻,将梦中双绮带化作同心结,寄托与意中人结为夫妻的美好愿景;“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则细腻刻画人物因深爱而克制、羞涩的心理。整首诗以细腻笔触、含蓄风格,通过前后两层严谨结构,将对爱人的眷恋、相思之苦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忧思娓娓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梁开国君主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南朝梁开国君主。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族侄。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齐内乱,起兵东下建康,废齐和帝自立,国号“梁”,建元“天监”。即位后优容高门皇族,但亦注重擢拔寒士,鼓励农耕,减免租税。后期因佞佛、内部矛盾激化等导致侯景之乱,饥病困死。太子萧纲即位后,追谥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其早岁与沈约、谢脁、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于齐竟陵王子良的西邸,号为“竟陵八友”。史称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其爱好文学,凡制诏文檄书表之类,多为其自撰。精通乐律,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名“通”。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梁武帝集》。作品有《孝经义》《周易讲疏》《乐社义》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有所思》是梁武帝萧衍所作。南朝齐刘绘、王融等文人皆有以“有所思”为题的拟作,多写思亲离别,萧衍有感于同期文人此类诗作,从而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思妇诗。通过描写闻衣香、睹书信等细节勾起相思,以魂梦萦绕深化忆念之情,再以故作掩饰和不忍折花,让思妇的忆念与自怜之情更加深邃含蕴。

2. 写作手法

比喻:“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以腰中双绮带在梦中打成同心结,比喻与意中人结为夫妇、万般恩爱的愿望。

3. 分段赏析

《有所思》首句“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打破常规离别愁绪的表达,以“谁言”反问起笔,新颖独特,通过“生离久”与“适意别”的反差,生动展现出对情人长久思念,仿若才分离般的深刻眷恋,奠定全诗深情基调;“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从嗅觉与触觉出发,“芳犹在”写衣物残留爱人香气,“书未灭”言手中书信字迹仍清晰,“犹”“未”二字强化了这种因思念而生的对与爱人相关事物的珍视,借物抒情,将相思之情具象化;“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运用比喻修辞,把腰中双绮带在梦中化作同心结的情景,巧妙比作与意中人结为夫妻、恩爱相伴的愿望,使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可感,展现出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末句“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常恐”直白地道出内心担忧,“未忍折”通过动作描写,将因深爱而克制、羞涩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深化了整首诗含蓄深沉的相思之情。

4. 作品点评

《有所思》是南朝时期抒写男女爱情诗歌中的佳作,全诗以细腻含蓄的风格,生动展现对意中人的深情挚爱。诗歌结构严谨,前后两层浑然一体,前四句借“生离”不久却思念良深的感受,奠定情感基调;后四句以“同心结”与“未忍折”的心理与动作描写,将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字里行间蕴含“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般的怅惘情思。其尤为突出的是对人物心理的精妙刻画,入木三分地展现出可望而不可即的忧思,使缠绵深沉的情感在简洁的诗句中绵延不绝,真正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

下一篇:南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