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bāo
èr
róng
zhái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2
xián
zhěn
qīng
luò
zuǒ
yòu
jiē
mén
tíng
bīn
chē
zhé
duō
zhǎng
zhě
shì
shí
fāng
shèng
xià
fēng
xiāo
xiū
guī
xiāng
xié
zhú
lín
xià
kāi
jīn
chéng
huān
duì
jiǔ
néng
yān
míng
niǎo
jiāng
guī
bái
shè

译文

闲居在清澈的洛水边,四周是广阔的田野。门前没有杂乱的宾客,来往的多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时正是盛夏,自然风光显得潇洒宜人。每五日休假归来,与友人相约在竹林下相聚。舒展胸怀,畅谈欢笑,对酒畅饮,不愿停歇。烟雾弥漫,鸟儿归巢迷失方向,我也将返回自己的居所。

逐句剖析

"闲居枕清洛":闲居在清澈的洛水边,

# 枕:临,靠近。

"左右接大野":四周是广阔的田野。

"门庭无杂宾":门前没有杂乱的宾客,

"车辙多长者":来往的多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是时方盛夏":这时正是盛夏,

# 时:一作岁。

"风物自潇洒":自然风光显得潇洒宜人。

# 风物:风光。

"五日休沐归":每五日休假归来,

# 五日:宋本作“五月”,亦通。休沐:休息沐浴。指官员的一种短期例假。汉律,吏五日一休沐,唐制十日一休沐,称“旬休”。此处概言休假。

"相携竹林下":与友人相约在竹林下相聚。

"开襟成欢趣":舒展胸怀,畅谈欢笑,

# 开襟:开怀。

"对酒不能罢":对酒畅饮,不愿停歇。

"烟暝栖鸟迷":烟雾弥漫,鸟儿归巢迷失方向,

# 迷:一作还。,烟暝:犹暮霭。暝,日暮。

"余将归白社":我也将返回自己的居所。

# 将:一作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宴包二融宅》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洛河畔闲居的宁静生活,四周是广阔的大野,少有俗客来访,常有德高望重的长者光临。盛夏时节,自然风光潇洒宜人。诗人每五日休假归来,与友人相约在竹林下畅饮欢谈,直至天色已晚,鸟儿归巢,诗人才依依不舍地返回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点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清洛河畔,四周是广阔的田野,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说明诗人居住的地方少有俗客来访,但常有德高望重的长者光临,体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随后,“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描述了盛夏时节,周围的自然风光依然显得潇洒宜人,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接下来,“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写诗人每五日休假归来,与友人相约在竹林下相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然后,“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开怀畅饮,欢声笑语,酒兴正浓,不愿停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最后,“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以烟雾弥漫、鸟儿归巢的景象,暗示天色已晚,诗人即将返回自己的居所,结束了一天的欢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下一篇:唐·罗隐《钱塘江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