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见盐亭":骑在马上远远就看到了盐亭,
"高山拥县青":就看到巍峨的青山环绕着县城。
"云溪花淡淡":云溪旁的花朵开得稀疏而淡雅,
# 淡淡:一作“漠漠”。
"春郭水泠泠":春天的城郭里,溪水潺潺作响。
# 泠泠:清凉貌。
"全蜀多名士":整个蜀地有很多名士,
"严家聚德星":但严家更是人才济济,群星璀璨。
# 聚德星:比喻贤士。盐亭严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才。
"长歌意无极":请尽情地放声高歌吧,那歌声的意味无穷无尽,
"好为老夫听":就好好地唱给我这老头子听听吧。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纪行兼赞颂题材的诗。介绍了此诗作于广德元年春杜甫自梓州至盐亭时的背景,描绘了盐亭抬头可见的巍峨青山、低头可见的素洁溪花与清凉溪水,体现了盐亭因盛产盐及出众多严家贤人而人地互彰的特点,营造出钟灵毓秀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盐亭这一人杰地灵之地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描绘了盐亭县的壮丽景色,而“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则展现了盐亭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也为下文赞美严家贤才做了铺垫。铺垫:“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诗人在前半部分通过对盐亭自然风光的描写,层层铺垫,营造出“钟灵毓秀”的氛围。随后,诗人以“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升华主题,表达了对严家贤才辈出的钦佩,使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对比:“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诗人通过“全蜀多名士”与“严家聚德星”的对比,突出了严家在蜀中众多名士中的卓越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对严家贤才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首联:“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诗人刚到盐亭,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马首所向,盐亭县城映入眼帘,四周群山环绕,青翠欲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盐亭县的壮丽景色,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诗人进一步描绘盐亭县的自然美景。云雾缭绕的溪边,花朵淡雅,春日的城郭中,溪水潺潺作响。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盐亭的宁静与美好。颈联:“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诗人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底蕴,提到蜀地名士众多,而严家更是人才济济,群星璀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严家的贤才辈出,也体现了盐亭县人杰地灵的特点。尾联:“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诗人以长歌表达对盐亭县的赞美,希望严家的贤才能够聆听。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严家贤才的敬意。
上一篇:唐·薛涛《十离诗·竹离亭》
下一篇:唐·汪遵《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