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mén
tài
shǒu
xíng
sān
shǒu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纲浏览量:2
qīng
shuāng
zhōng
xià
huáng
yuǎn
zhī
hán
chūn
nán
jué
biān
chéng
qiū
zhī
fēng
jīng
duàn
zhǎng
kǎi
shào
jiě
sūn
jiā
běn
yōu
bìng
ér
fēi
guān
mǎi
yàn
ròu
láo
huáng
guī

译文

轻霜在半夜降下,黄叶远远地离开树枝。寒冷苦楚让春天难以察觉,边城的秋天却容易知晓。风势急促吹断了旌旗,路途漫长使战马疲惫。年少时就通晓孙武、吴起的兵法,原本是幽并之地的男儿。不是因为买雁肉行贿,白白劳烦这样的贤将。

逐句剖析

"轻霜中夜下":轻霜在半夜降下,

# 中夜:半夜。

"黄叶远辞枝":黄叶远远地离开树枝。

# 远辞:远离。

"寒苦春难觉":寒冷苦楚让春天难以察觉,

"边城秋易知":边城的秋天却容易知晓。

# 边城:边境城镇。

"风急旌旗断":风势急促吹断了旌旗,

# 旌旗:旌旗。旍,古同“旌”。

"涂长铠马疲":路途漫长使战马疲惫。

# 铠马:披带铠甲的马,战马。,涂:路途。

"少解孙吴法":年少时就通晓孙武、吴起的兵法,

# 法:兵法。,孙吴: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少解:年少时就解读。

"家本幽并儿":原本是幽并之地的男儿。

# 幽并:幽州并州。幽州,今北京地区。并州:山西大同地区。

"非关买雁肉":不是因为买雁肉行贿,

# 买雁肉:食雁,谓之以贿赂得官职。语本《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非关:不是因为;无关。

"徒劳皇甫规":白白劳烦这样的贤将。

# 皇甫规:东汉时期名将。,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一)》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创作的乐府边塞诗,为《雁门太守行》组诗的第一篇。诗作以作者自身戍边经历为背景,首次将汉乐府旧题从颂扬官员政绩转为描绘边塞军旅生活,开创了乐府诗题材的新方向。诗中先以“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勾勒边城秋夜的萧瑟,再用“风急旍旗断,涂长铠马疲”刻画将士行军的艰辛,后以“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彰显将士的勇武与谋略,结尾“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借用典故暗喻将士的忠诚与高洁。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基于实际体验而作,是早期边塞诗的重要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梁第二位皇帝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南朝梁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庙号太宗,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中大通三年因长兄萧统早死而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被侯景立为帝,形同傀儡。后被废杀。萧纲常与文士徐摛、庾肩吾等,以轻靡绮艳的文辞描写宫廷生活,时称“宫体诗”。其诗作篇章之富,居六朝诗人之首,辞藻鲜丽,抒情写景,俱甚精切,对新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文富丽精巧。所著《昭明太子传》《礼大义》《法宝连璧》等,大多佚失。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借边城秋夜的寒霜、落叶、急风等景象,描绘了将士行军的艰辛,展现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苦寒,同时通过“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等句,颂扬了将士的勇武谋略与忠诚品格,开创了《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写边塞的新题材。

2. 写作手法

用典:“少解孙吴法”引用孙武、吴起的典故,彰显将士深谙兵法;“家本幽并儿”化用曹植《白马篇》“幽并游侠儿”意象,突出将士的勇武;“徒劳皇甫规”借用东汉皇甫规的典故,暗喻将士拒贿守节的品格。情景交融:“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以秋夜寒霜、落叶萧瑟之景,融入边城的苦寒与将士的艰辛,景中含情。细节描写:“风急旍旗断,涂长铠马疲”以“旍旗断”“铠马疲”的细节,具象化行军的艰难,增强画面感。

3. 分段赏析

“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半夜降下轻霜,黄叶从枝头飘落,远离枝干。以秋夜寒霜、落叶的萧瑟之景开篇,既点明边城气候的苦寒,又暗喻军旅生活的漂泊,为全诗奠定苍凉基调。“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边地的寒冷苦楚让春天难以察觉,而秋天却来得格外迅疾。对比“春难觉”与“秋易知”,突出边城气候的极端,进一步渲染军旅环境的恶劣。“风急旍旗断,涂长铠马疲”:狂风急促吹断了旌旗,漫长的路途让披甲的战马都疲惫不堪。以“旍旗断”“铠马疲”的细节,直写行军的艰难,展现将士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年少时就通晓孙武、吴起的兵法,原本是幽并之地的健儿。两句凸显将士的军事素养与勇武本性,与前文的艰辛形成对比,彰显其保家卫国的底气。“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并非像那些靠贿赂得官者一样“食雁”,白白劳烦皇甫规那样的贤明将领。借用典故,表明将士坚守操守、不谋私利的品格,升华主题。

4. 作品点评

《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一)》是萧纲突破乐府旧题的作品,首次将《雁门太守行》从颂扬官员政绩转为描绘边塞军旅,具有开拓之功。诗作基于真实戍边经历,以质朴的语言刻画边城苦寒与行军艰辛,情景交融中见真情;用典自然,既彰显将士品格,又丰富了诗歌内涵。虽笔法不及后世边塞诗成熟,但其题材创新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乐府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咏春近馀雪应诏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字谜三首 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