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出东邻":美丽的少女出在洛阳,
# 东邻:原指美女所出之地。此指洛阳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容与上天津":悠闲款步,走上天津桥。
#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整衣香满路":整理衣裳,香溢满路,
# 整衣:犹振衣,指衣衫飘动。
"移步袜生尘":轻移莲步,罗袜生尘。
# 袜生尘: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李善注:“凌波而袜生尘,言神人异也,”这是想象之词,言神女行走于水波之上,仿佛脚下生尘。
"水下看妆影":俯瞰碧水,靓妆倩影,
"眉头画月新":眉尖轻描,初月如新。
# 画月:指画眉,眉如初月。杜牧《赠张祜》:“粉毫唯画月,琼尺只裁云。”
"寄言曹子建":寄语多情的曹子建啊,
# 曹子建: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个是洛川神":这是美丽的洛川之神!
# 洛川神:洛水女神。即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女神。,个是:犹言这是。
“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619?~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又称洛临海,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骆宾王的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感慨悲愤之词。其五言律诗也时有佳作,托物兴怀。他又善骈文,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感情充沛,气势俊逸。代表作品有《帝京篇》《畴昔篇》《在狱咏蝉》等。著有《骆宾王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五言律诗。借天津桥畔场景,聚焦美丽少女形象,以“东邻”典引出美人并绘其风姿,描其上桥整理衣裙、轻移莲步之态,写其俯瞰时水面妆影、如月初眉之景,又以洛水女神类比尽显娇媚,借细节、精切用词与工稳对仗,景中含情,摆脱齐梁宫体诗庸俗气,表达对少女的爱慕与神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首联“东邻”句,巧用“东邻美女”典故(源自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写东邻女绝美),原典突出女子容貌姣好,诗人借其引出诗中少女,以经典典故里的美人意象,自然勾勒出诗中少女美丽特质,让“美女出场”更具文化底蕴,增添含蓄典雅韵味,唤起读者对美好女子形象的联想。颔联“移步”句,化用《洛神赋》(曹植写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绘其轻盈步态),原典展现洛神超凡脱俗的灵动姿态。诗人借“罗袜生尘”的动作关联,让诗中少女行步时,有了洛神般的曼妙神韵,把现实少女与神话神女的美相融合,拓展美感层次,激发读者对少女娇媚之态的遐想。尾联,化用曹植笔下洛水女神典故(曹植《洛神赋》塑造出高贵娴雅、美丽动人的洛神形象),原典凸显洛神的典雅绝美。诗人将诗中少女与洛神类比,借洛神的经典美感,映衬少女的娇媚可爱,借助经典神女形象,强化对少女的赞美与爱慕,让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也提升诗作的浪漫意境。对仗:颔联“整理衣裙,香风满路;轻移莲步,罗袜生尘”、颈联“水面如镜,妆影俏丽;画眉清新,形如初月”,句式整齐,词性相对。“整理”对“轻移”,动作词呼应;“香风满路”对“罗袜生尘”,绘出行走效果;“水面如镜”对“画眉清新”,从景与人的妆饰呼应,使诗歌语言规整优美,增强节奏感与韵律感,凸显初唐律诗的格律特色,让描写更具层次与韵味。比喻:颈联描写少女俯瞰之景,以“初月”喻眉,将眉的清新弯美呈现出来。借“芙蓉如面柳如眉”等联想,让水面妆影与如月初眉相融,构建出绝妙水镜美女图,使少女容貌之美更具诗意与画面感,增添形象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这是一首聚焦美丽少女形象的情诗,饱含对其的爱慕之意。首联勾勒主人公美女登场画面:上句借“东邻”典故自然引出美人,下句以“容与”二字,精准摹写她风姿绰约、仪态悠然之态,同时将其置于“天津桥”这一独特场景。此镜头如特写聚焦,叫人不自觉联想桥下潺潺流水、往来行舟,岸边依依垂柳、错落人家,而美人恰似这诸多景致里最明艳生动的存在,画面如诗如画,情思馥郁绵长,意境优美别致,尽显诗人对美人一见倾心的倾慕钟爱。颔联描绘美少女上桥情状:整理衣裙时,香风随之满溢路径;轻移莲步间,罗袜似带起微微尘霭。以细腻笔触捕捉动作细节,灵动鲜活,贴合美少女的身份与娇柔媚态。“移步”一句化用《洛神赋》典故,更添遐想空间,仿佛洛神宓妃凌波踏浪的曼妙身姿,正翩然眼前。颈联呈现美人俯瞰画面:水面如镜,映照出她俏丽妆影,清新眉眼宛如初月弯悬。以月喻眉,叫人联想“容色玉耀眉如月”“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经典意境,这水中倒影,俨然一幅绝妙的“水镜美女图”。以上两联,用词精审贴切,对仗工整严谨,于细致描摹里融情入景,让情思与景致浑然一体。尾联“寄言”笔锋一转,点出曹植笔下高贵娴雅的洛水女神,将二者类比,更衬出“东邻”美女娇媚动人、惹人神往的魅力。整首诗紧扣典型细节刻画,生动传情,摒弃妖冶绮艳的俗套描绘,挣脱齐梁宫体诗的庸俗格调,以清新真挚之笔,谱就一曲优美动人的情诗乐章。
# 诗中对美女的描写重在表现其天真活泼的情态,这和梁简文帝笔下六朝宫女那种“谁能含羞不自前”的病态心理,真有天壤之别。在骆宾王的诗中,昔日衰朽的六朝宫女一变而为充满青春活力、天真美丽的妙龄少女了。
不详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