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óng
què
tái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2
cóng
míng
hòu
ér
yóu
dēng
céng
tái
qíng
jiàn
tài
zhī
guǎng
广
kāi
guān
shèng
zhī
suǒ
yíng
jiàn
gāo
mén
zhī
cuó
é
shuāng
què
tài
qīng
zhōng
tiān
zhī
huá
guàn
lián
fēi
西
chéng
lín
zhāng
shuǐ
zhī
cháng
liú
wàng
yuán
guǒ
zhī
róng
yǎng
chūn
fēng
zhī
tīng
bǎi
niǎo
zhī
bēi
míng
tiān
yún
yuán
jiā
yuàn
ér
huò
chěng
yáng
rén
huà
nèi
jìn
gōng
shàng
jīng
wéi
huán
wén
zhī
wéi
shèng
fāng
shèng
míng
xiū
měi
huì
yuǎn
yáng
zuǒ
huáng
jiā
níng
fāng
tóng
tiān
zhī
guī
liàng
yuè
zhī
huī
guāng
yǒng
guì
zūn
ér
děng
nián
shòu
寿
dōng
wáng
shuāng
tái
zuǒ
yòu
yǒu
lóng
jīn
fèng
lián
èr
qiáo
dōng
西
ruò
cháng
kōng
zhī
xiā
róng
huáng
dōu
zhī
hóng
kàn
yún
xiá
zhī
dòng
xīn
qún
cái
zhī
lái
cuì
xié
fēi
xióng
zhī
mèng
lóng
áo
yóu
huí
luán
jià
ér
zhōu
zhāng
ēn
huà
hǎi
jiā
ér
mín
kāng
yuàn
tái
zhī
yǒng
zhōng
ér
wèi
yāng

译文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年岁也会和东王公一样长寿。(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逐句剖析

"从明后而嬉游兮":跟随丞相,游春观景,

# 嬉游:乐游。,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

"登层台以娱情":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 娱情:欢娱之情。,层台:铜雀台。

"见太府之广开兮":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

# 开兮:开阔。,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

"观圣德之所营":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 营:经营,谋划。

"建高门之嵯峨兮":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

# 嵯峨:高峻貌。

"浮双阙乎太清":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 浮双阙乎太清:是说宫殿两侧的望楼高耸矗立,就像浮在天上一样。太清,天。

"立中天之华观兮":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

# 华观:华美的台观,这里的“观”应该是指邺城有名的迎风观。

"连飞阁乎西城":远远地连着西城。

# 西城:邺城北城的西面。,连:连着。

"临漳水之长流兮":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

# 漳水:一作“漳川”,指漳河,曹操当年曾经引漳河之水到铜雀台下。

"望园果之滋荣":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 滋荣:繁茂。

"仰春风之和穆兮":(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

# 和穆:温暖轻柔。

"听百鸟之悲鸣":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 悲:哭泣。

"天云垣其既立兮":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

# 立:立起来。

"家愿得而获逞":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 获逞:得到实现。,家愿:曹家的意愿。

"扬仁化于宇内兮":对天下施以仁政,

# 仁:仁政。

"尽肃恭于上京":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 上京:指许昌,当时汉献帝正在许昌。

"惟桓文之为盛兮":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

# 桓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

"岂足方乎圣明":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 圣明:圣明之君,指曹操。,方:方,比得上。

"休矣美矣":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

"惠泽远扬":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 泽:恩泽。,惠:恩惠。

"翼佐我皇家兮":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

# 翼佐:辅佐。

"宁彼四方":安定了四方啊。

"同天地之规量兮":(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

"齐日月之晖光":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 晖:一作“辉”。

"永贵尊而无极兮":(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

# 无极兮:没有终止的一天。

"等年寿于东王":其年岁也会和东王公一样长寿。

# 东王:古代神话中的东王公,是与西王母并称的仙人,也是众男仙的首领,掌管诸仙名籍。等年寿于东王,是说像东王公一样长寿。

"立双台于左右兮":(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

"有玉龙与金凤":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连二桥于东西兮":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

"若长空之虾蝾":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 虾蝾:彩虹。

"俯皇都之宏丽兮":(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

# 俯:低头。

"瞰云霞之浮动":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 瞰:抬头。

"欣群才之来萃兮":(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

# 萃:荟萃。,才:才子。

"协飞熊之吉梦":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 梦:梦见。

"御龙旗以遨游兮":(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

"回鸾驾而周章":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 周章:回旋舒缓,《楚辞·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

"嘉物阜而民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 阜:丰富。

"愿斯台之永固兮":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

# 愿斯:希望这。

"乐终古而未央":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 未央:无尽,无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来展开对父亲曹操的歌颂与赞美,辞藻华丽,语句跌宕。开篇描述铜雀台新建后气势恢宏的场景,运用衬托的手法借早春的柔风与鸟鸣、淙淙的流水与繁茂的果树表现出在曹操的统治下国家的繁荣昌盛。群英荟萃,齐聚于朝,展现出曹操重用贤才、泽被天下的不朽功勋。通过齐桓、晋文公的事迹与曹操相对比,以日月的光辉衬托出曹操的政绩卓然。最后表达对父亲永享尊贵的祝愿,希望人民安居乐业,铜雀台永远坚固不倒。文章辞藻华美,引人入胜,是汉赋中的经典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铜雀台赋》是曹植所作的一篇散文,于东汉末年铜雀台建成时所作。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继而在邺建都,在漳河畔大兴土木,兴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随后曹植作出这部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散文赋,作者通过描写铜雀台,将其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展开对父亲曹操的歌颂与赞美,文辞华丽,语句跌宕。

2. 写作手法

衬托:开篇描述铜雀台新建后气势恢宏的场景,运用衬托的手法借早春的柔风与鸟鸣、淙淙的流水与繁茂的果树表现出曹操统治下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比:将齐桓、晋文公事迹与曹操相对比,以日月的光辉衬托出曹操的政绩卓然,表达对曹操功绩的赞美·。直抒胸臆:“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直抒胸臆。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父亲人后的恩德泽被天下,对天子毕恭毕敬,作者赞扬父亲效忠天子,泽及百姓。

3. 分段赏析

以“登台”起笔,描绘台阁建筑的宏伟壮丽。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文官武将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开”表达出作者见到铜雀台宫殿的宏伟后内心的澎湃,能切身领略到父亲的苦心谋营。支撑铜雀台的宫殿直耸云天,宫殿两旁的望楼好似浮游在天顶之上,进而烘托出铜雀台高耸不凡的气势。作者站在宫殿之上,能够望见台西侧的阁楼与北城相连,铜雀台占地面积之大、高耸巍峨的特点可见一斑。​​表面写宴游之乐,实则是曹植被封侯后对自身地位的微妙暗示,隐含着对父亲曹操的颂扬。随后由景入情,春风与悲鸟、晴空与骤雨形成对比,暗藏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描述春日中漳河水随风流动、波光闪烁,远处果园林木茂盛,柔风拂面,鸟鸣不决。借春日的美景烘托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为下文阐述国家繁荣昌盛做伏笔。在铜雀台上,可以看到左右两处的高台,台上是雕刻着龙凤的金玉雕像,东西两座像彩虹一样的高桥,与周边景物融为一体,俯瞰皇都宏大壮丽之美,仰望云霞随风轻浮。作者与众多才子一起,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相助,此情此景,让人心生感慨。进而作者直抒胸臆:“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父亲人后的恩德泽被天下,对天子毕恭毕敬,作者赞扬父亲,效忠天子,泽及百姓。以齐桓、晋文时代国家的繁荣昌盛衬托父亲领导下的政权,彼时的政权不比父亲的政权稳固,更加表现出对父亲的崇敬与歌颂。最后作者表达内心的祈愿,希望大家齐心辅佐社稷,使百姓永享安宁。回归对君王的忠诚,以“气运和顺”赞颂曹魏基业,祈求政治安定。借日月的光辉衬托当时国家景象的欣欣向荣,作者希望父亲可以永享富贵,年寿无疆,希望国家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铜雀台永远坚固不倒,体现作者内心中恢弘的愿景。

4. 作品点评

曹植的《登台赋》辞畅意达,文采斐然,句句锦绣,字字珠玑,让当时在场其他人写的文章都相形见绌。本文除了文辞优美之外,还体现了曹操立志扫平四海、成就帝业的雄心壮志,是一篇千古名篇。对比曹丕和曹植的《登台赋》,就会发现,曹丕的赋紧紧围绕铜雀台,先写台的高耸、雅丽,后写登台临下所见,较为平实。而曹植的赋作,则把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曹操的歌颂赞美,辞藻华丽,语句跌宕。也因此曹操在看了之后,“甚异之”(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从这两篇赋可以看出兄弟二人赋作的不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白马篇》

下一篇: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