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cài
shī

朝代:魏晋作者:王粲浏览量:2
fēi
luán
zài
fēi
zài
dōng
yǒu
yún
yán
jiù
bāng
fǎng
zhōu
piān
piān
jiāng
wèi
huāng
shí
xíng
tōng
kǎi
huái
怀
,
jūn
suǒ
tóng
yōu
yōu
shì
luàn
duō
dài
jiāng
héng
miǎo
yān
chù
fēng
liú
yún
sàn
bié
rén
shēng
shí
nán
yuàn
zhān
wàng
xiá
yǔn
zhù
liè
liè
dōng
fēng
qián
lín
zài
yuān
guī
yàn
zài
xuān
fēi
hóng
鸿
diāo
shú
néng
fēi
fān
suī
zhuī
wǎng
xuān
zhān
wàng
dōng
cǎn
chuàng
zēng
tàn
shuài
jiāng
liú
yuán
shì
jūn
xìn
shì
qiān
shí
tóng
liáo
shēng
zhī
zèng
xíng
yán
xīn
shī
zhōng
xīn
kǒng
dào
lèi
lián
ér
jiē
ěr
jūn

译文

轻盈飞翔的鸾鸟,载着你飞啊飞,向东飞啊。我的朋友要归去,要回到他的故乡去了。船儿翩翩地起舞啊,溯流而上,在长江上前行。多么荒芜的路啊,常常行走不通。想起我和朋友慕恋的情景,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人生道路悠悠漫长啊,乱世中多少险阻啊!渡过泰山、长江、衡山,就是遥远的异地了。我们就像风中的云,一散就像落雨一般,很快就天各一方了。人生实在艰难啊,多么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啊。眺望一下遥远的路吧,企盼能再次相见啊。凛冽的冬天啊,肃杀的寒风啊。鱼儿潜在深水里,大雁飞在天宇之间。除了鸿雁和雕鹰,还有谁能够飞翔得如此高远呢。虽然追忆思念朋友,但我的思念之情还是无法宣泄出来啊。眺望一下东路吧,想起与朋友离别的场景,不禁悲惨怆然,增加叹息。就像那江流一样,流逝而没有期限啊。君子坚守信誓啊,不会因时间而改变。和朋友同在官署啊,同生死共患难。用什么来赠送给朋友作为离别时的纪念呢,就说赋写一首新诗吧。想起与朋友离别的情景,内心非常悲伤啊,泪水涟涟而下啊。唉,我的朋友啊,你怎么能不思念我呢。

逐句剖析

"翼翼飞鸾":轻盈飞翔的鸾鸟,

"载飞载东":载着你飞啊飞,向东飞啊。

"我友云徂":我的朋友要归去,

"言戾旧邦":要回到他的故乡去了。

"舫舟翩翩":船儿翩翩地起舞啊,

"以泝大江":溯流而上,在长江上前行。

"蔚矣荒涂":多么荒芜的路啊,

# 蔚:草木茂盛。

"时行靡通":常常行走不通。

"慨我怀慕,":想起我和朋友慕恋的情景,

"君子所同":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悠悠世路":人生道路悠悠漫长啊,

"乱离多阻":乱世中多少险阻啊!

"济岱江衡":渡过泰山、长江、衡山,

"邈焉异处":就是遥远的异地了。

"风流云散":我们就像风中的云,

"一别如雨":一散就像落雨一般,很快就天各一方了。

"人生实难":人生实在艰难啊,

"愿其弗与":多么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啊。

"瞻望遐路":眺望一下遥远的路吧,

"允企伊伫":企盼能再次相见啊。

"烈烈冬日":凛冽的冬天啊,

"肃肃凄风":肃杀的寒风啊。

"潜鳞在渊":鱼儿潜在深水里,

# 潜鳞:水底的游鱼。

"归雁载轩":大雁飞在天宇之间。

"茍非鸿雕":除了鸿雁和雕鹰,

"孰能飞翻":还有谁能够飞翔得如此高远呢。

"虽则追慕":虽然追忆思念朋友,

"予思罔宣":但我的思念之情还是无法宣泄出来啊。

"瞻望东路":眺望一下东路吧,

"惨怆增叹":想起与朋友离别的场景,不禁悲惨怆然,增加叹息。

"率彼江流":就像那江流一样,

"爰逝靡期":流逝而没有期限啊。

"君子信誓":君子坚守信誓啊,

# 信誓:表示诚信的誓言。

"不迁于时":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及子同寮":和朋友同在官署啊,

# 同寮:共事。寮:同“僚”。

"生死固之":同生死共患难。

"何以赠行":用什么来赠送给朋友作为离别时的纪念呢,

"言赋新诗":就说赋写一首新诗吧。

"中心孔悼":想起与朋友离别的情景,内心非常悲伤啊,

# 悼:悲伤。

"涕泪涟洏":泪水涟涟而下啊。

"嗟尔君子":唉,我的朋友啊,

"如何勿思":你怎么能不思念我呢。

# 如何勿思:《文选》二十三。又《诗纪》十五。《类聚》三十一引阻、处、雨三韵。《初学记》三引寒、轩二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蔡子笃诗》是东汉末年王粲所作的一首四言古体送别诗。全诗围绕友人蔡子笃离荆归乡展开,以飞鸾起兴引出远行,通过描绘冬日江畔的荒凉景象与归雁潜鳞的自然意象,映照乱世漂泊的艰难境遇。诗人一方面直抒对友人的牵挂与同道之情,另一方面以“一别如雨”等语句寄托离别的忧思,隐含对乱世无常的哀叹。诗末以“赋诗相赠”作结,情真意切,在不加修饰的语言中寄寓深厚情谊,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写出历久弥坚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汉魏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177~217),汉魏间诗人。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初平四年,王粲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其诗、赋辞气慷慨,亦讲求骈俪华彩。代表作品有《七哀诗》《登楼赋》。今人辑有《王粲集》,并附其《英雄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蔡子笃》系建安文人王粲流寓荆楚时所作。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粲自长安避乱至荆州,得遇同来此地寄居的蔡子笃。后值蔡子笃启程返归故土,王粲感怀二人情谊,遂作此诗以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王粲在荆州避乱期间,目送好友蔡子笃归乡时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表现出动乱年代中朋友离散的无奈与深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乱世局势的感慨,抒发了身处乱世、漂泊无依的孤独与忧思。

2. 写作手法

比兴:“翼翼飞鸾,载飞载东”,开篇运用兴的手法,以展翅东飞的鸾鸟为起兴,引出下文友人东归故里。同时,鸾是凤凰一类的神鸟,诗人用它来比蔡子笃,可见他对朋友品德的推崇。比喻:“风流云散,一别如雨”,诗人把这次离别比作风吹浮云,顷刻离散;又如天上落下的雨水,再难返回。两个比喻,进一步揭示出这次分别的悲痛。想象:“瞻望遐路,允企伊伫”,这句是诗人的想象:当舫舟远去之际,自己只能伫立翘望,直至它企足难见。由此更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怀恋,以及友人离别的无限凄凉。对比:“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苟非鸿雕,孰能翻飞?”前四句,写了寒冬时节,凄风苦雨,连鱼、秦伟归渊还巢,但在这严酷的天气下,如果不是那大雕,谁又能展翅凌空?在这里,诗人用鱼、雁和大雕的对比,树立了一个搏击风霜的敢作敢为的强者形象。而这个形象就是蔡子笃,表达了诗人对其钦佩。衬托:“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这四句,表达了对这份友情的信誓,激切而热烈的肺腑之词,显得情深意挚,催人泪下。这几句,可以当作双方的誓约,既是诗人自己的信念,也是对于好友的期望。

3. 分段赏析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开篇两句沿用《诗经》中的“兴”体写法,以神鸟鸾东飞起兴,引出友人东归之行。鸾为凤凰一类的灵禽,作者以此比喻蔡子笃,可见对其品格的高度推崇。“我友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意为:友人即将动身,归往故里,两艘并舟相连的船只,将承载他轻快地顺江而行。“溯”字虽本意为逆流而上,在此却借用为顺流东去,符合从荆州返乡会稽的实际路径。这四句由兴转入正题,意脉自然过渡。“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旅途之艰,不止于水路波涛,更有陆路荒凉、道路断绝之苦。看似写景,实则暗寓时局动荡、世路艰难。连年战乱,交通阻绝,民不聊生,是这组诗句背后的社会写照。“慨我怀慕,君子所同。”好友返乡之行,引发诗人内心浓烈的乡愁。思乡恋土之情,人皆有之,即便身处异地、时光流转,依然难以释怀。正如诗人在《登楼赋》中所言:“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此段为惜别的序章,虽语平实,情感却曲折委婉,从赞羡、关切到感怀,情绪层层递进。“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叙至此,转入惜别的高潮。人生路漫漫,世乱之中,离散与重逢都成奢望。“济岱江衡,邈焉异处。”北有济水岱宗,南有江流衡岳,南北阻隔,遥不可及。空间的遥远,象征着别离的无奈。接着又连用“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两句,形象贴切、辞意新颖。一别如风云飘散、雨水坠落,不可挽回。既继承了“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屈子传统,又自出新意,因而陈祚明称其“飘渺悲凄”,吴淇赞其“炼得精峭”。“人生实难,愿其弗与。”别离之苦,引出对人生艰难的慨叹。理想虽美,终难抵现实沉重。“瞻望遐路,允企伊伫。”诗人遥望友人东行之路,久久伫立,难舍难分。言语至此,已达情感高点,思绪万千,皆归沉寂无声。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别情入内心抒怀:“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隆冬季节,风寒雨冷,鱼儿深潜,归雁入巢,一片肃杀。“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若非体格强健如雕鸟,谁又能凌空搏风?这里借鲲雕对比,象征蔡子笃有勇气踏上归途,而自己却只能望路兴叹。表面为景,实则为人。强者与弱者的对比,亦是志与命的对照。“虽则追慕,予思罔宣”,诗人虽向慕友人果敢,却难以仿效。江南尚平,子笃得以还乡;而北地家园,早已战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归无可归。“瞻望东路,惨怆增叹。”心中怀念,化作一声声叹息,无从言说。“率彼江流,爰逝靡期”,你顺流东下,归期未卜,未来何从,不可知。“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诗人忆及往昔共事岁月,深信君子之交不会因时光流转而消散。这既是诗人自身的信念,也是对友人的情谊承诺。“何以赠行,言授斯诗”,别离之际,诗人所能奉上的,唯有此诗一篇,情重于物。“中心孔悼,涕泪涟洏。”思绪激动,悲从中来,涕泗滂沱。“嗟尔君子,如何勿思!”最后一句,平淡中见真情,诗人深情叮咛:你的音容笑貌,我将永难忘怀!

4. 作品点评

何焯曾说:“仲宣四言,可谓雅人深致,但于《三百篇》太近,似少警策。”(《义门读书记》)这句话点评得颇为贴切。这首诗确实带有一些模仿的痕迹,但整体风格古朴有度,格律谨严,语言也富有表现力,仍展现出四言诗独有的韵致和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门有万里客行》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