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n
yǒu
wàn
xíng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2
mén
yǒu
wàn
wèn
jūn
xiāng
rén
qiān
cháng
cóng
zhī
guǒ
xīn
suǒ
qīn
wǎn
cháng
duì
tài
qián
chén
běn
shì
shuò
fāng
shì
jīn
wéi
yuè
mín
xíng
xíng
jiāng
xíng
shì
西
qín

译文

门前有客人从远方万里而来,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我提起衣服去寻访,果然找见了自己心中所喜悦的友人。他见到我很激动,挽着衣衫对我哭泣,叹息之后他便对我陈述起自己的经历。他本来自朔方,但从北边迁徙到了南方吴越,今天已是吴越之人了。但这迁徙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他还在不断迁徙,这次是要迁去西边的秦国了,如此频繁的迁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逐句剖析

"门有万里客":门前有客人从远方万里而来,

"问君何乡人":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 君: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褰裳起从之":我提起衣服去寻访,

# 起从之:起身跟从他。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褰裳: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果得心所亲":果然找见了自己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 心所亲:内心所亲近的人。,果得:果然得到。谓得其所宜。

"挽裳对我泣":他见到我很激动,挽着衣衫对我哭泣,

# 挽裳:扯着下裳。挽起下裳。拉着裤子。

"太息前自陈":叹息之后他便对我陈述起自己的经历。

# 前自陈:上前自我陈述。,太息:叹息。

"本是朔方士":他本来自朔方,但从北边迁徙到了南方吴越,

# 朔方:北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东汉末废。

"今为吴越民":今天已是吴越之人了。

# 吴越: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吴越故地,今江浙一带。

"行行将复行":但这迁徙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他还在不断迁徙,这次是要迁去西边的秦国了,

# 将复行:将又远行。,行行:不断远行。

"去去适西秦":如此频繁的迁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 西秦: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适:到。适归。女子出嫁。,去去:远去又远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门有万里客行》是两汉曹植所作的乐府诗。诗中,诗人与万里外而来的游子对话,展现其从朔方流落吴越又将西行的漂泊境遇,表达诗人深切同情。前四句写诗人闻客至,急切相迎认出亲人;后六句借客人自述,尽显漂泊之悲。此诗虽篇幅短小,却生动刻画出行旅之人的悲惨,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动荡,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乐府诗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以行旅为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万里来客的相遇场景,通过对话引出客人的自陈,他本是朔方人,如今却成了吴越之民,且还要继续西行前往秦地。展现了客人漂泊无定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游子深深的同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间:“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诗中实写“万里客”四处飘零的诉说,生动展现其漂泊之苦。而曹植本人因封地屡变、遭人监视而生的抑郁痛苦,并未直接道出,是以虚笔暗藏。这种虚实结合手法,使诗歌含蓄蕴藉,韵味十足。叠字:“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行行”突出行程连续漫长,“去去”加重离开的决然与无奈。叠字增强了节奏感,生动展现客人漂泊状态,强化了悲苦氛围,尽显其凄楚哀愁。

3. 分段赏析

全诗十句,前四句描绘,门前忽至一位远客,诗人相问:“你从何处来?”“万里客”未即刻回应,从“褰裳”二句能感知,他似有顾虑,避而不答欲转身离开。诗人赶忙提起裳角,追赶上去。这一番举动,终使“万里客”视诗人为万里苦寻的亲人。此情节生动且曲折地展现出二人思想逐步契合的过程,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环境的险恶,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五、六句进一步刻画“万里客”,历经波折终遇知己,激动难抑。先是“挽裳对我泣”,随后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悲愤,向诗人“太息前自陈”。诗的最后四句,是“万里客”的自述:“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短短几句,连用朔方(今内蒙古一带)、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西秦(今陕西与甘肃交界处)三个地名,呼应首句,勾勒出其漫长行程。“行行”“去去”两个叠词,一平一仄,平仄交错,让诗歌对仗工整,富有节奏变化之美,深刻体现出“万里客”四处奔波、漂泊无依的悲苦。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诗,以客观记叙为主,在宾主、虚实处理上独具匠心。“万里客”为主,“我”为宾,诗人着重刻画“万里客”四处漂泊的形象,以“我”衬托,主次分明。“万里客”的飘零自述为实写,曹植自身因封地变更、被监视而生的抑郁痛苦则以虚笔呈现。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引人反复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丕《秋胡行》

下一篇:魏晋·王粲《赠蔡子笃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