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菊花潭":去到菊花潭时,
# 菊花潭:邓州内乡东有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西北五十里),旁有菊水。《风俗通义·辑事》:“南阳郦县(即菊潭)有甘谷,谷中水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华,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余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者百二三十,中者百余岁,七八十者,名之为夭,菊华轻身益气,令人坚强故也。”
"村西日已斜":村西的太阳已经西斜快要落山。
# 斜:倾斜。
"主人登高去":友人外出登高未归,
#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习俗。
"鸡犬空在家":院子里只有鸡狗在啼叫不闲。
# 空:只,仅。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通过写菊花潭畔,景色清嘉,幽邃静谧,恰为隐者之理想栖居。孟浩然笔下之友人,便择此清幽之地归隐。诗人以妙笔勾勒出一位超然物外、高蹈尘俗之隐士形象,同时,亦为我们铺展了一幅远离喧嚣、安宁恬淡、闲适悠然的田园画卷。
2. 写作手法
白描:“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语言质朴。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于此尽显。“行至菊花潭”,近乎直白如话,却别具韵味。语言简洁凝练,以白描之法,勾勒出田园生活那份浑然天成的自然意趣。
3. 分段赏析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这般用语何其简练质朴。何谓“一语天然万古新”,此便是生动诠释。“行至菊花潭”之表述,与当下白话无异,却自有其独特魅力。“村西日已斜”所营造的诗意境界,又是多少现代人内心所匮乏的。“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友人因菊花盛放而登高远眺。家中琐事、尘世纷扰,皆抛诸脑后。今日,友人只专注于一事,那便是给自己放个假,登高赏菊,尽情犒赏自己。
# 若无好处,只是空淡入妙。
清张谦宜《视斋诗谈》卷五
下一篇:唐·韦庄《谒巫山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