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夕兮宵兴":傍晚时分开始准备,
"悲绝绪兮莫承":悲痛到极点,这种哀伤的情绪难以承受。
"俄龙轜兮门侧":不久灵车来到门前,
"嗟俟时兮将升":叹息着等待吉时准备出发。
"嫂侄兮慞惶":嫂子和侄子们惊慌失措,
"慈姑兮垂矜":慈祥的婆婆怜悯悲伤。
"闻鸣鸡兮戒朝":听到鸡鸣知道天亮了,
"咸惊号兮抚膺":大家都惊恐地哭喊着,捶打着胸膛。
"逝日长兮生年浅":逝去的日子很长,而活着的岁月却很短暂,
"忧患众兮欢乐鲜":忧患很多,欢乐很少。
"彼遥思兮离居":远在他乡时思念着家乡,只能离群索居,
"叹河广兮宋远":感叹路途遥远就像宋国和卫国之间的距离。
"今奈何兮一举":如今怎么就一下子阴阳两隔,
"邈终天兮不反":遥远得再也不能回来!
"尽余哀兮祖之晨":在送葬的清晨尽情抒发哀伤,
"扬明燎兮援灵輴":点燃明亮的火把,牵引灵车。
"彻房帷兮席庭筵":撤去房间的帷帐,在庭院中摆设酒席,
"举酹觞兮告永迁":举起酒杯祭奠,告知逝者即将远行。
"凄切兮增欷":悲痛凄切,更加伤心地哭泣,
"俯仰兮挥泪":低下头又抬起头,不停地流泪。
"想孤魂兮眷旧宇":想念逝去的孤魂,眷恋着旧日的房屋,
"视倏忽兮若仿佛":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还能看到逝者的身影。
"徒仿佛兮在虑":只是徒劳地在心中想象,
"靡耳目兮一遇":却无法在现实中再见到逝者。
"停驾兮淹留":停下灵车长久停留,
"徘徊兮故处":在旧日的地方徘徊。
"周求兮何获":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
"引身兮当去":只能带着悲痛离开。
"去华辇兮初迈":灵车开始缓缓前行离开,
"马回首兮旋旆":拉车的马却回首张望,车旗也随之回转。
"风泠泠兮入帷":凉爽的风吹进帷帐,
"云霏霏兮承盖":云朵纷纷扬扬地覆盖在车盖上。
"鸟俯翼兮忘林":鸟儿收起翅膀忘记飞向树林,
"鱼仰沫兮失濑":鱼儿吐着泡沫忘记回到溪流。
"怅怅兮迟迟":惆怅地缓慢前行,
"遵吉路兮凶归":走在原本是吉利的道路上,却带着凶险的归途。
"思其人兮已灭":思念那个人已经逝去,
"览余迹兮未夷":看到她留下的痕迹还没有平复。
"昔同涂兮今异世":过去曾经同行,如今却阴阳两隔,
"忆旧欢兮增新悲":回忆过去的欢乐,更加增添新的悲伤。
"谓原隰兮无畔":说原野没有边界,
"谓川流兮无岸":说河流没有岸边。
"望山兮寥廓":望着山峦辽阔,
"临水兮浩汗":面对河水浩瀚。
"视天日兮苍茫":看着天空和太阳一片苍茫,
"面邑里兮萧散":面对乡里一片萧条。
"匪外物兮或改":不是外界的事物有所改变,
"固欢哀兮情换":而是欢乐和悲伤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嗟潜隧兮既敞":唉,墓穴已经挖好,
"将送形兮长往":将要送别逝者的形体,让她永远离去。
"委兰房兮繁华":舍弃奢侈豪华的闺房,
"袭穷泉兮朽壤":进入幽深的墓穴,与腐朽的土壤相伴。
"中慕叫兮擗摽":内心悲痛地呼喊,捶打着胸膛,
"之子降兮宅兆":逝者的灵魂降临到墓穴。
"抚灵榇兮诀幽房":抚摸着灵柩与幽深的墓室诀别,
"棺冥冥兮埏窈窕":棺木沉沉地落入深邃的墓道。
"户阖兮灯灭":门关上了,灯也熄灭了,
"夜何时兮复晓":夜晚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迎来黎明?
"是乎非乎何皇":是她吗?不是她吗?为何如此惶惑迷茫?
"趣一遇兮目中":急切地希望在眼中能再见到她一面。
"既遇目兮无兆":即便眼中仿佛见到了她的身影,却没有真实的征兆。
"曾寤寐兮弗梦":无论清醒还是睡梦中,都再也梦不到她。
"既顾瞻兮家道":回看家中的一切,
"长寄心兮尔躬":长久地把心意寄托在你身上。
"重曰":再次感叹:
"已矣":算了吧!
"此盖新哀之情然耳":这不过是新丧之痛的自然流露。
"渠怀之其几何":这种哀伤能持续多久呢?
"庶无愧兮庄子":希望他能无愧于心,像庄子一样豁达。
西晋文学家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元康六年,由长安令召返洛阳,补博士,还未就职,以母疾辞官。潘岳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与陆机齐名,两人并称“潘陆”。他的作品以诗赋见长,尤善哀诔之文,词藻华丽,风格妍巧绝丽。其诗歌语言流畅又锻炼工巧,文辞绮丽含情。代表作有《闲居赋》《悼亡诗》等。著有《潘黄门集》。
1. 分段赏析
“启夕兮宵兴,悲绝绪兮莫承。俄龙轜兮门侧,嗟俟时兮将升。”:开篇点明时间是在傍晚,作者因妻子离世而悲痛万分,难以承受这种哀伤。不久灵车来到门前,作者叹息着等待吉时准备出发,营造出一种沉重、悲伤的氛围。“嫂侄兮慞惶,慈姑兮垂矜。闻鸣鸡兮戒朝,咸惊号兮抚膺。”:描写了送葬时亲人的悲痛状态,嫂子和侄子们惊慌失措,慈祥的婆婆怜悯悲伤。听到鸡鸣知道天亮了,大家都惊恐地哭喊着,捶打着胸膛,进一步渲染了送葬现场的悲痛气氛。“逝日长兮生年浅,忧患众兮欢乐鲜。彼遥思兮离居,叹河广兮宋远。”:作者感慨时光流逝,逝去的日子很长,而活着的岁月却很短暂,忧患很多,欢乐很少。同时表达了对远方妻子的思念,感叹路途遥远,难以相见。“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作者悲痛地感叹如今妻子阴阳两隔,再也不能回来,体现出他对妻子离世的绝望和无奈。“尽余哀兮祖之晨,扬明燎兮援灵輴。彻房帷兮席庭筵,举酹觞兮告永迁。”:在送葬的清晨,作者尽情抒发哀伤,点燃明亮的火把,牵引灵车。撤去房间的帷帐,在庭院中摆设酒席,举起酒杯祭奠,告知逝者即将远行,通过对送葬仪式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妻子的尊重和不舍。“凄切兮增欷,俯仰兮挥泪。想孤魂兮眷旧宇,视倏忽兮若仿佛。”:作者悲痛凄切,更加伤心地哭泣,低下头又抬起头,不停地流泪。想念逝去的孤魂,眷恋着旧日的房屋,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还能看到逝者的身影,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徒仿佛兮在虑,靡耳目兮一遇。停驾兮淹留,徘徊兮故处。”:作者只是徒劳地在心中想象妻子的样子,却无法在现实中再见到她。停下灵车久久停留,在旧日的地方徘徊,表现出作者对妻子的不舍和留恋。“周求兮何获?引身兮当去。”:作者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只能带着悲痛离开,体现出他对妻子离世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接受。“去华辇兮初迈,马回首兮旋旆。风泠泠兮入帷,云霏霏兮承盖。”:描写了送葬队伍行进时的场景,灵车离开华丽的马车开始前行,马儿回头,旗帜随风飘动。凉爽的风吹进帷帐,云朵纷纷扬扬地覆盖在车盖上,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鸟俯翼兮忘林,鱼仰沫兮失濑。”:通过鸟儿和鱼儿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送葬时的悲痛气氛,鸟儿收起翅膀忘记飞向树林,鱼儿吐着泡沫忘记回到溪流,仿佛它们也在为逝者哀悼。“怅怅兮迟迟,遵吉路兮凶归。”:作者惆怅地缓慢前行,走在原本是吉利的道路上,却带着凶险的归途,体现出他对妻子离世的悲痛和对命运的无奈。“思其人兮已灭,览馀迹兮未夷。”:作者思念那个人已经逝去,看到他留下的痕迹还没有平复,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难以忘怀。“昔同涂兮今异世,忆旧欢兮增新悲。”:过去曾经同行,如今却阴阳两隔,回忆过去的欢乐,更加增添新的悲伤,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死无常的感慨。“谓原隰兮无畔,谓川流兮无岸。”:说原野没有边界,说河流没有岸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对生死的思考。“望山兮寥廓,临水兮浩汗。”:望着山峦辽阔,面对河水浩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看着天空和太阳一片苍茫,面对城镇和乡村一片萧条,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匪外物兮或改,固欢哀兮情换。”:不是外界的事物有所改变,而是欢乐和悲伤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离世后内心情感的巨大转变。“嗟潜隧兮既敞,将送形兮长往。”:唉,墓穴已经挖好,将要送别逝者的形体,让他永远离去,体现出作者对妻子离世的悲痛和不舍。“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舍弃华丽的房屋,进入幽深的墓穴,与腐朽的土壤相伴,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离世后生活的想象和内心的悲痛。“中慕叫兮擗摽,之子降兮宅兆。”:内心悲痛地呼喊,捶打着胸膛,逝者的灵魂降临到墓穴,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无奈。“抚灵榇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此句描绘了作者与逝者最后诀别的场景。“抚灵榇”这一动作,体现出作者对逝者的不舍与眷恋,他轻轻抚摸着灵柩,仿佛在与逝者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诀幽房”点明了诀别的地点是在幽深的房间,增添了一种哀伤、神秘的氛围。“棺冥冥兮埏窈窕”,“冥冥”形容棺材的黑暗、深沉,给人一种压抑、悲痛的感觉;“窈窕”本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用来形容墓穴,更增添了一种幽深、凄凉的氛围,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的哀思。“户阖兮灯灭,夜何时兮复晓?”:作者描绘了送葬现场门关上、灯熄灭的场景,“户阖”和“灯灭”营造出一种黑暗、寂静的氛围,象征着逝者的离去和生者的悲痛。“夜何时兮复晓?”这一问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煎熬和对黎明到来的期盼,他希望夜晚快点过去,仿佛只有黎明的到来才能带来一丝希望,缓解他内心的痛苦。“是乎非乎何皇?趣一遇兮目中。”:作者在悲痛中对眼前的情境感到迷茫和慌乱,“是乎非乎”体现出他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何皇”则表现出他的慌张和不知所措。“趣一遇兮目中”,他希望能够再次见到逝者的身影,哪怕只是在视线中一闪而过,也足以慰藉他那颗破碎的心,这一句深刻地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作者好不容易在视线中见到了逝者,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吉兆,这让他感到更加失望和痛苦。“曾寤寐兮弗梦”,他回忆起曾经日夜思念逝者,却从未在梦中与逝者相见,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伤,体现出他对逝者的思念之深和内心的绝望。“既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作者回头看着家道,心中充满了感慨。“长寄心兮尔躬”,他将自己的心意长久地寄托在逝者身上,表达了他对逝者的不舍和眷恋,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重曰:已矣!此盖新哀之情然耳。”:作者再次感叹,认为这一切都是新的哀伤之情所产生的。“已矣”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他知道逝者已去,无法挽回,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哀伤。“渠怀之其几何?庶无愧兮庄子。”:作者思考着逝者的思念之情能持续多久,希望逝者能像庄子一样,面对生死能够无愧于心,豁达超脱。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关怀和祝福,也反映出他对生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下一篇:魏晋·佚名《时人为陈嚣语》